
现金等价物-同时满足4个条件的投资,是指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例如:企业从二级市场上购买的3个月内到期的短期债券投资,一般在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中核算。
在不存在现金等价物的情况下,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反映了企业现金流量变动的结果,现金流量表反映了企业现金流变动的过程。
2.现金流量的分类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例:分得现金股利-投资活动
分配现金股利-筹资活动
购买工程用材料-投资活动
支付专门借款利息-筹资
支付流动资金借款利息-筹资
(二) 填列方法:现金流量表正表的填列(分析根据收付实现制,而主营业务收入根据权责发生制)
(三)补充资料——间接法
净利润=收入-费用
假设:公司的收入均收到了现金-费用均支付的现金=则此时净利润为现金净流量
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 项目 | 数据来源或填列方法 |
| 净利润 | 利润表 |
| 加:不导致现金流出的费用 (1)资产减值准备 | 应根应根据资产减值损失的发生额填列 |
| (2)固定资产折旧 | 应根据“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其他业务成本”中列示的折旧费用之和填列。 |
| (3)无形资产摊销 | 应根据“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其他业务成本”中列示的无形资产摊销额填列。 |
| (4)长期待摊费用分摊 | 应根据“管理费用、制造费用”中长期待摊费用摊销的金额填列 |
| 加:不属于经营活动的费用,损失(减收益) (1)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净损失(减收益) | 应根据“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相应明细分类账户发生额填列 |
| (2)固定资产报废损失 | 同上 |
| (3)财务费用 | 筹资活动中发生的财务费用 |
| (4)投资损失(减:收益) | 从利润表中抄过来:负号改为正号,正号改为负号 |
| 加:不影响利润的经营性流入(减流出) (1)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少(减:增加) | 数据:当期发生额填列 |
| (2)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减:减少) | 同上 |
| (3)存货的减少(减:增加) | 存货期初余额-存货的期末余额 |
| (4)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 (减:增加) | (应收票据期初数-期末数) +(应收账款期初余额-期末余额) +(其他应收款期初余额-期末余额) +(预收账款期末数-期初数) |
| (5)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减:减少) | (应付票据期末数-期初数)+(应付账款期末数-期初数) +(其他应付款期末数-期初数)+(预付账款期初数-期末数) +(应付职工薪酬期末数-期初数)+(应交税费期末数-期初数) |

QQ登录
微博登录
微信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