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顿网校友情提示,*7亳州会计实务要点相关内容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四)总结如下:
  目所属明细科目借方余额450000元,减去对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50000元后的净额,作为资产负债表“应收账款”项目的金额,即400000元。应收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贷方余额,应与“预收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贷方余额加总,填列为“预收款项”项目。
  【例6—14】某企业2008年12月31日结账后的“其他应收款”科目余额为63000元,“坏账准备”科目中有关其他应收款计提的坏账准备为2000元。
  该企业2008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应收款”项目金额为:
  63000—2000=61000(元)本例中,企业应当以“其他应收款”总账科目余额,减去“坏账准备”,科目中为其他应收款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后的净额,作为资产负债表中“其他应收款”的项目金额。
  【例6—15】某企业2008年12月31日结账后的“长期股权投资”科目余额为100000元,“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科目余额为6000元。
  则该企业2008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的“长期股权投资”项目金额为:
  100000—6000=94000(元)本例中,企业应'-3以“长期股权投资”总账科目余额100000元,减去其备抵科目“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科目余额后的净额,作为资产负债表中“长期股权投资”的项目金额。
  【例6一16】某企业2008年12月31日结账后的“固定资产”科目余额为1000000元,“累计折旧”科目余额为90000元,“国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余额为200000元。
  该企业2008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的“固定资产”项目金额为:
  1000000—90000一200000=710000(元)本例中,企业应当以“固定资产”总账科目余额,减去“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两个备抵类总账科目余额后的净额,作为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的项目金额。
  【例6—17】某企业2008年交付安装的设备价值为305000元,未完建筑安装工程已经耗用的材料64000元,工资费用支出70200元,“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科目余额为20000元,安装工作尚未完成。
  该企业2008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的“在建工程”项目金额为:
  305000+64000+70200—20000=419200(元)本例中,企业应”-3以“在建工程”总账科目余额(即待安装设备价值305000元+工程用材料64000元+工程用人员工资费用70200元),减去为该项工程已计提的减值准备总账科目余额20000元后的净额,作为资产负债表中“在建工程”的项目金额。
  【例6—18】某企业2008年12月31日结账后的“无形资产”科目余额为488000元,“累计摊销”科目余额为48800元,“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余额为93000元。
  该企业2008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的“无形资产”项目金额为:
  488000-48800-93000=346200(元)    .
  本例中,企业应当以“无形资产”总账科目余额,减去“累计摊销”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两个备抵类总账科目余额后的净额,作为资产负债表中“无形资产”的项目金额。
  (五)综合运用上述填列方法分析填列。如资产负债表中的“原材料”、“委托加工物资”、“周转材料”、“材料采购”、“在途物资”、“发出商品”、“材料成本差异”等总账科目期末余额的分析汇总数,
  【例6—19】某企业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材料,2008年12月31日结帐后有关科目余额为:  “材料采购”科目余额为140000元(借方),  “原材料”科目余额为2400000(借方),“周转材料”科科目余额为1800000元(借方),“库存商品”科目余额为1600000元(借方),“生产成本”科目余额为600000元(借方),“材料成本差异”科目余额为120000元(贷方),“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余额为210000元。
  该企业2008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项目金额为:
  140000+2400000+1800000+1600000+600000—120000—210000
  =6210000(元)本例中,企业应当以“材料采购”(表示在途材料采购成本)、“原材料”、“周转材料”(比如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等)、“库存商品”、“生产成本”(表示期末在产品金额)各总账科目余额加总后,加上或减去“材料成本差异”总账科目的余额(若为贷方余额,应减去;若为借方余额,应加上),再减去“存货跌价准备”总账科目余额后的净额,作为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的金额。
     
  扫一扫微信,学习实务技巧
   
  高顿网校特别提醒:已经报名2014年财会考试的考生可按照复习计划有效进行!另外,高顿网校2014年财会考试高清课程已经开通,通过针对性地讲解、训练、答疑、模考,对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分析、指导,可以帮助考生全面提升备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