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顿网校友情提示,*7和田会计实务辅导相关内容会计常见的作假手法解密(十二)总结如下:
  固定资产不计提取折旧,但企业为了调节利润,对未使用的除房屋、建筑物外的固定资产也计提折旧。
  如:某企业购机器设备原值为400,000元,年折旧率5%。当年购入价值50,000元的设备虽未使用,为了调增费用,即按该折旧率多计提折旧2500元。
  17、停用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
  企业为了虚增盈利,压缩成本费用的支出,对当月停用或减少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
  如:企业为了报表上稍有盈余,对当月内停用的机器不计提折旧,从而盈利50,000元。
  18、当月不应计提的,当月计提折旧
  企业为了调节成本、利润,常常违规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如:月份新增折固定资产本应下月初计提折旧,而当月计提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报废后不再计提折旧,而仍在计提,逾龄固定资产有效期满不再计提折旧,仍在计提。〉〉会计人必上的会计导航网站:http://www.kj968.cn
  如:企业为了降低利润,当3月份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当月计提折旧13万元。
  19、变卖固定资产,仍旧提取折旧
  企业5月份将不需用设备卖掉,卖掉后又提了12个月的折旧35000元,虚增成本,虚减利润。
  20、在建工程提前报决算,多提折旧
  企业为了控制当年利润实现数额,采用在建工程提前报决算,提前转入固定资产,提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以虚增费用减少利润。
  如:某房地产公司下属企业,在建工程尚未完工,利用提前报决算的方法,多提折旧50,000元,提高成本,降低了利润,在上交利润时截留了50,000元利润。
  会计常见的作假手法解密(三)
  无形资产是企业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而取得或自创的,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不具有物质实体的资产。
  递延资产主要是指递延费用,是指企业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应当在以后年度内分期摊销的各种费用。
  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提高经济效益发挥着重要意义。因此,要注意它们形成和取得的正确性和合规性,转让、投资的真实、合法性,价值摊销的正确性,以及期末资产负债表中反映金额的真实性,防止虚报财产价值,虚列企业盈利。
  一、 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具有五个特征:
  ① 不存在实物形态,但并不是所有无实物形态的资产都是无形资产。如应收帐款,长期投资等;
  ② 能在较长的时期内使企业获得经济效益;
  ③ 持有目的是使用而不是出售,它所提供的未来经济效益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它会随着新产品、新技术的出现而立即失去或部分失去其价值;
  ④ 是企业有偿取得的,只有花费了支出的无形资产,才能作为无形资产,。否则,不能作为无形资产入帐;
  ⑤ 无形资产不能离开有形资产而独立存在。
  无形资产是资产类帐户,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商誉等。
  无形资产作假的常见手法
  1、 无形资产所有权和使用权处理不当做假的。无形资产的所有权是企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对无形资产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处置的权力。无形资产的使用权是按照企业无形资产的用途和性能加以利用,以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将只有使用权的无形资产作为有所有权的无形资产下帐,从而增大无形资产摊销,减少利润,进而减少所得税的上缴。
  2、 无形资产增加不真实,不合规
  企业增加的无形资产有的没有合法的文件证明,有的已超出了法定有效期。
  3、 无形资产计价不正确。
  无形资产计价原则:
  (1) 购入的无形资产,按照实际支付的价款计价。
  (2) 企业自行开发并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按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聘请律师费等实际净支出计价。
  (3) 投资者作为资本金或合作条件投入的无形资产,按评估或合同协议及企业申请书的金额计价。
  (4) 接受捐赠的无形资产的成本,应根据资产的市场价格或根据所提供的有关凭据确认的价值和接受捐赠时发生的各项费用确定。
  企业明知计价不合法、不合理,故意将无形资产计价过高或过低;未经法定手续进行评估或确认,随便计价,没有企业合并或接受其他单位商誉投资时,就对商誉作价入帐。
  4、对无形资产摊销期限不符合规定
  无形资产是一项特殊资产,它可使企业长期受益,因而企业从开始使用之日起,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协议或企业申请书的规定期限及有效使用期平均摊入管理费用。无形资产的有效期限按下列原则确定:
  (1) 法律法规、合同或者企业申请书分别规定有法定有效期限和受益年限的,按照法定的有效期限与合同或者企业申请书规定的受益年限孰短的原则确定。
  (2) 法律、法规未规定有效期限,企业合同或企业申请书中规定了受誉年限的,按照合同或企业申请书规定的受誉年限确定。
  (3) 法律法规、合同或企业申请书均未规定法定有效期和受益年限的,按照不少于10年的期限确定。无形资产的摊销期限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改变,否则须经有关部门批准。
  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存在对无形资产摊销的作假方式,如摊销期限随意变动来调节管理费用,多摊或少摊无形资产,人为调节财务成果的高低。
  5、 无形资产摊销金额不正确
  无形资产的摊销金额是随法定的摊销期限来确定的,无形资产有的价值和特权,虽然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最终还是会终结和灭失的。工作中,为了随时调节利润,企业通过随时调整无形资产使用年限来调整金额,是否达到合情合理来虚调费用。
  6、 无形资产摊销的会计处理方法不正确
  无形资产有购入、自创和其他单位投资转入三大途径。取得时通过“银行存款”,“实收资本”核算,若是接受其他单位或个人捐赠的无形资产可按所附单据或参照同类无形资产市价确定价值,通过“资本公积”核算,企业作假通常是将不同途径取得的无形资产,为了作帐方便,故意张冠李戴,如企业不择手段资金未到位便开始了正常的“营业”,后发现企业验资报告中所谓的“实收资本”是接受捐赠的无形资产。
  7、违造无形资产增加的虚假证明
  如:违造专利权证书,商标注册书,无形资产办理必要的产权转让手续的虚假证明。
  8、企业将转让收入记入“营业外收入”偷逃“营业税”
  如:企业将转让的无形资产收入10万元,本应记入“其他业务收入”,而企业故将“其他业务收入”记入“营业外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科目应交营业税为10×5%=5000元,故企业逃避营业税5000元。
  9、虚增商誉,增大费用
  商誉的作价入帐只是在企业合并的情况下发生的,而企业在正常的经营期内,擅自将商誉作价入帐,多摊费用、降低利润。
  10、出售无形资产,不作帐
  出售无形资产,无形资产所有权应随着无形资产的出售而消失,帐面应转销“无形资产”的成本价值。但企业为了增加本公司的费用,以达到降低利润的目的。隐匿出售证据,对出售的“无形资产”不进行帐务处理。
  二、 递延资产
  递延资产本质上是一种递延费用,它与待摊费用不同,它属于长资产,受益年限一般超过一年,而待摊费用属于流动资产,受益期限一般不超过一年。
  递延资产主要包括开办费,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以及摊销期在一年以上的其他支出。
  1、 开办费:
  它是指企业在筹建期间内发生的费用,包括筹建期间人员的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购建成本的汇兑损失利息等支出。开办费摊销期限为5年之内,主要作假方式有:
  (1) 开办费各项费用支出的内容不正确,表现在开办费列支的费用和列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价值的有关费用之间界线不清,相互混淆,相互挤占。
  企业在投入生产后
     
  扫一扫微信,学习实务技巧
   
  高顿网校特别提醒:已经报名2014年财会考试的考生可按照复习计划有效进行!另外,高顿网校2014年财会考试高清课程已经开通,通过针对性地讲解、训练、答疑、模考,对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分析、指导,可以帮助考生全面提升备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