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顿网校友情提示,*7黄山会计咨询网上公布相关会计实务会计政策变更的核算方法等内容总结如下:
  发生会计政策变更时,有两种会计处理方法,即追溯调整法和未来适用法。
  (一)追溯调整法
  追溯调整法,是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视同该项交易或事项初次发生时即采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并以此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调整的方法。
  追溯调整法通常由以下步骤构成:
  *9步,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
  第二步,编制相关项目的调整分录;
  第三步,调整列报前期最早期初财务报表相关项目及其金额;
  第四步,附注说明。
  其中: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是指按照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对以前各期追溯计算的列报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应有金额与现有金额之间的差额。
  累积影响数通常可以通过以下各步计算获得:
  *9步,根据新会计政策重新计算受影响的前期交易或事项;
  第二步,计算两种会计政策下的差异;
  第三步,计算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
  应说明的是,一般来说,会计政策变更的追溯调整不会影响以前年度应交所得税的变动,也就是说不会涉及应交所得税的调整;但追溯调整时如果涉及暂时性差异,则应考虑递延所得税的调整,这种情况应考虑前期所得税费用的调整。
  第四步,确定前期中每一期的税后差异;
  第五步,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
  【例】长江公司系上市公司,所得税采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该公司于2006年 12月建造完工的办公楼作为投资性房地产对外出租,至2009年 1月1日,该办公楼的原价为30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25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无残值。假定税法规定的折旧方法、年限和净残值与会计相同。2009年1月1日,长江公司决定采用公允价值对出租的办公楼进行后续计量。该办公楼2009年 1月1日的公允价值为3200万元,该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2009年 12月31日,该办公楼的公允价值为3300万元。假定2009年1月1日前无法取得该办公楼的公允价值。
  要求:(1)编制长江公司2009年 1月1日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分录。
  (2)将2009年 1月1日资产负债表部分项目的调整数填入下表。
  2009年 1月1日资产负债表部分项目的调整数
项目金额(万元)调增(+)调减(-)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投资性房地产 
递延所得税负债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3)编制2009年 12月31日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及确认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分录。
  【答案】
  (1)2009年1月1日,该投资性房地产已提折旧=3000÷25×2=240万元。投资性房地产的计税价值=3000-240=2760万元,账面价值=3200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3200-2760)×25%=110万元。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32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240
  贷:投资性房地产                  3000
  递延所得税负债                 11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30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3
  贷:盈余公积                       33
  (2)
  2009年 1月1日资产负债表部分项目的调整数
项目金额(万元)调增(+)调减(-)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240
投资性房地产+200
递延所得税负债+110
盈余公积+33
未分配利润+297
  (3)2009年12月31日投资性房地产的计税基础=3000-3000÷25×3=2640万元,账面价值=3300万元,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余额=(3300-2640)×25%=165万元,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发生额=165-110=55万元。
  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1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0
  借:所得税费用                      55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55
  (二)未来适用法
  未来适用法,是指将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应用于变更日及以后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或者在会计估计变更当期和未来期间确认会计估计变更影响数的方法。
  【例】甲公司2005年1月1日售出大型设备一套,协议约定采用分期收款方式,从销售当年末分5年分期收款,每年1000万元,合计5000万元,成本为3000万元,每年年末收款1000万元,不考虑增值税。至2006年12月31日甲公司已按合同规定收到2000万元货款。2007年1月1日前,甲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制度进行核算,甲公司于2007年1月1日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假定2007年1月1日应收金额的公允价值为2775.09万元, 实际利率为4%。
  要求:(1)编制2007年1月1日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会计分录。
  (2)编制2007年12月31日至2009年12月31日收款、确认财务费用的会计分录。
  【答案】
  2007年1月1日
  借:长期应收款       3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775.09
  未实现融资收益        224.91
  借:主营业务成本     1800(3000-3000÷5×2)
  贷:分期收款发出商品    1800
  2007年12月31日
  未实现融资收益摊销=每期期初应收款本金余额×实际利率
  每期期初应收款本金余额=期初长期应收款余额-期初未实现融资收益余额
  未实现融资收益摊销=(3000-224.91)×4%=111万元
  借:银行存款         1000
  贷:长期应收款          1000
  借:未实现融资收益    111
  贷:财务费用           111
  2008年12月31日
  未实现融资收益摊销=[(3000-1000)-(224.91-111)]×4%=75.44 万元
  借:银行存款         1000
  贷:长期应收款          1000
  借:未实现融资收益    75.44
  贷:财务费用             75.44
  2009年12月31日
  未实现融资收益摊销=224.91-111-75.44=38.47万元
  借:银行存款         1000
  贷:长期应收款          1000
  借:未实现融资收益  38.47
  贷:财务费用           38.47
     
  扫一扫微信,学习实务技巧
   
  高顿网校特别提醒:已经报名2014年财会考试的考生可按照复习计划有效进行!另外,高顿网校2014年财会考试高清课程已经开通,通过针对性地讲解、训练、答疑、模考,对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分析、指导,可以帮助考生全面提升备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