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从大宗商品价格来看,当前我们无疑处在“通缩时代”。如今大宗商品状况“惨不忍睹”,过去10年的年化收益率之差,是近80年来不曾有过的。而在一片哀鸿声中,粮价也未能幸免。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数据,2015年,全球粮食价格连续第四年下跌,且创下7年*5跌幅。
数据显示,去年12月粮价环比下跌1%,至2009年4月来最低水平。这也使得2015年的粮价同比跌幅扩大至17.1%,为自1990年有纪录以来的第二大跌幅。
FAO高级经济学家Abdolreza Abbassian指出,2015年粮食价格整体疲软的主要原因包括:供应充足、需求温和,以及美元升值。
具体来看,各类粮食价格变化如下:
谷物价格指数:去年12月环比下跌1.3%;去年全年累计跌17.6%,至2010年6月来最低。
植物油价格指数:去年12月环比上涨2.1%,主要因豆油价格走高;但去年全年仍跌12.2%。
乳制品价格指数:去年12月环比下跌1%;去年全年跌14.1%。
肉类价格指数:去年12月环比下跌2.2%;去年全年大跌23%,创有记录来*5跌幅。
糖价格指数:去年12月环比上涨1.3%;去年全年跌4.4%,为连续第五年下跌,但跌幅已经是各类价格指数中最小。
【相关新闻】
"粮王"遭遇粮价"滑铁卢":连续亏两年就要撂挑子
今年三大主粮的全线下跌,亏损严重的种粮大户和粮食经纪人,却只能默默承受。甚至有经纪人因为未能及时兑付卖粮农民的粮款,以及无法承受巨额亏损,自寻短见。不过,业内人士称,这只是极端个例。
国内粮价下行压较大 玉米市场阶段性供大于求
玉米是今年收储变化、价格变化影响比较大的品种。今年9月18日,国家有关部门印发了关于2015年东北地区国家临时收储玉米收购的有关问题的通知,将今年的玉米临储价格降低到1块钱每斤,这个价格虽然降幅比较大,但是跟国际的价格相比还是比较高。
陈锡文:粮价改革要市场定价 不能让农民太吃亏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10日在北京表示,当前中国的粮食价格明显高于国际市场,下一步将进行粮食定价机制、补贴方式和收储制度等一系列改革,改革的基本方向就是实行市场定价,价格和补贴分离,在这个过程不能让农民太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