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至23日,由东北暨内蒙古地区金融学科合作发展联盟、长春理工大学主办的第二届东北暨内蒙古地区金融学科合作发展联盟论坛隆重召开。论坛以“传承红色金融基因,AI赋能金融学科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内蒙古大学、辽宁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全国40余所高校的知名专家学者,以及全球风险管理专业人士协会(GARP)、高顿集团等行业代表,通过主旨演讲、特邀报告、平行论坛、实地参观等多形式深度交流,共探金融学科创新发展与区域金融协同进步新路径。
  论坛期间,联盟理事会会议率先召开,与会代表就金融学科发展、资源共享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并确定了下一届论坛的主办单位。
 
  在开幕式上,长春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丁佳致辞,强调了学科交叉融合与金融科技等新兴学科发展的重要性。
 
  随后进行的大会主旨演讲环节,南开大学梁琪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胡海峰教授、东南大学刘晓星教授及东北财经大学宗计川教授分别围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底层逻辑:基于押品的新视角、耐心资本与关键核心技术企业创新、数智时代国家间信任的量子计算及金融监管对冲等前沿议题分享了研究成果。
  在大会特邀报告环节,高顿集团副总裁舒畅以“科技赋能・生态重构・未来可期——高顿集团数字化赋能产教融合的创新实践与未来展望”为题,介绍了高顿集团在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产教融合平台搭建、金融人才实训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创新成果,为高校金融学科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此外,论坛还设立了四个平行论坛,分别围绕“AI时代课程思政与红色金融”、“AI时代金融人才培养与智慧教学改革”、“新质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及“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等主题展开了深度研讨。与会嘉宾还实地参观了长光卫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化了对产学研融合发展的认知。
 
  本次论坛紧扣时代脉搏、聚焦行业需求,不仅搭建了高校、行业、企业协同交流的高端平台,更在红色金融传承、AI技术赋能金融学科、金融人才培养、新质金融发展等领域形成一批具有实践价值的思想成果。论坛的成功举办,有效凝聚了东北暨内蒙古地区金融学科合作共识,为推动区域金融教研模式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升级、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