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准备金制度是什么?发挥什么作用?
  存款准备金制度是中央银行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在调节商业银行流动性、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及促进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我国由于金融市场还不发达,利率调控机制尚待完善,以存款准备金为代表的数量型调控还将长期占据货币调控的主导地位。
 
存款准备金制度
  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产生和含义
  存款准备金制度起源于中国人民银行对客户存款安全的考虑。在市场经济中,商业银行总是力求最大程度地吸收存款,扩大贷款规模,赚取最大利差,追求利润最大化。银行在这种急于追求利润而没有忧患意识的运作模式下,难免会带来风险,中国人民银行为了避免发生普遍性的流动性和支付危机,以此来保障存款者的利益,强制规定商业银行必须保持其存款负债的某一比例作为支付准备金,在风险发生时,确保人民的利益不会受到损害。
  存款准备金制度发挥什么作用?
  中国人民银行的所有货币政策手段都是通过货币供应量决定的,而货币供应量是由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两大因素决定的。因此,中国人民银行的所有政策手段都是围绕这两大因素的调控而设的,存款准备金率则是决定货币乘数的主要因素。
  (1)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信贷规模收缩→货币乘数降低→货币供给量减少→市场利率提高→投资、消费支出减少。
  (2)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率提高→商业银行信贷规模扩张→货币乘数提高→货币供给量增加→市场利率降低→投资、消费支出增加。
  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三大货币政策,主要通过改变存款准备金率增加或减少银行可贷资金,从而增加或减少市场的货币供应量。当经济过热,市场流动性泛滥,物价水平较高,通货膨胀程度较高时,中国人民银行就会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于市场的货币供应减少,从而减少消费支出,使经济降温。当经济低迷,通货紧缩,市场缺乏流动性时,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增加货币供应,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中国人民银行通过调节存款准备金率调控金融市场,以此达到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的宏观调控目标。
  今天关于【存款准备金制度是什么?发挥什么作用?】就先讨论到这里!本文由高顿教育整理发布,高顿教育拥有十多年培训教辅经验,学员遍布国内外。成立至今,为百万学员提供了学习、求职、创业、职业晋升、人脉拓展的机会和舞台。寻答案,探真理,尽在高顿网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