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价值:2026年香港八大院校非本地生名额从20%提升至40%(约1.2万个名额),港府拨款10亿港币支持国际生招生。本文深度解读政策变化,提供抢位策略与院校选择建议。

一、政策核心:名额扩容与资助加码

  • 名额比例:2026年非本地生招生比例从20%提升至40%(2025年为30%),新增名额主要集中在港大、港中文、港科大等TOP3院校,以及城大、浸会等应用型院校。
  • 政府支持:港府拨款10亿港币设立“国际生奖学金池”,用于资助优秀非本地生(如学费减免、生活费补贴),预计覆盖15%的国际生。
  • 目标群体:优先吸引内地“双一流”高校学生、东南亚及全球TOP100院校毕业生,重点领域包括科技(AI/金融科技)、医疗(公共卫生)、教育(国际中文教育)。

二、抢位策略:如何脱颖而出?

TOP3院校(港大/港中文/港科大)
    • 学术要求:GPA 3.8+(满分4.0),雅思7.0+(部分专业如法律/商科需7.5+),建议提交GRE 325+或GMAT 700+。
    • 科研/实习: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名企实习(如腾讯/华为/摩根大通),并在文书中突出成果(如“发表AI论文于顶会CVPR”)。
    • 面试准备:港科大工程学院面试含技术问题(如“解释深度学习中的梯度下降”),港中文商学院面试侧重案例分析(如“如何应对金融危机”)。
      非TOP3院校(城大/浸会/岭南)
      • 申请优势:非本地生录取率或提高15%(2025年城大非本地生占比约35%),部分专业(如城大创意媒体、浸会传理)接受六级450+替代雅思。
      • 差异化申请:突出跨文化背景(如海外交换经历)、实践能力(如公益项目策划),针对院校特色调整文书(如浸会传理学院强调“媒体社会责任”)。

三、院校推荐与专业匹配

  • 科技导向:港科大(AI/数据科学)、港城大(计算机科学)、港大(金融科技)。
  • 社科人文:港中文(国际关系/教育学)、岭南大学(翻译/社会科学)。
  • 商科热门:港大(金融学)、港中文(MBA)、浸会(环球市场学)。
紫藤国际教育提供政策解读与院校匹配服务(根据成绩推荐目标院校)、申请材料优化(突出政策利好背景)、面试模拟(还原港校考官提问逻辑),助你抢占扩容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