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简称“华东师大”,位于上海市,是教育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重点共建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不少报考哲学专业的同学会把华东师范大学作为自己的目标院校,上海考研到华师大哲学专业怎么样呢?考试考什么?下面上海高顿考研网就带大家来看下。
上海考研华师大哲学怎么样
一、院校简介
华东师范大学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985工程”、“211工程”,入选"强基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国培计划",国务院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
截至2021年4月,学校有闵行、中山北路两个校区,校园占地总面积约207公顷;设有4个学部,30个全日制学院,4个书院,3个实体研究院,2个管理型学院,1个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5543人;在校博士研究生3334人,硕士研究生15239人;在校学历留学生1355人。
二、学院简介
1.哲学系简介
前身:原华东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哲学教研室。
学术奠基人是当代中国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冯契教授。冯契教授毕业于西南联大,师从金岳霖、冯友兰等先生。
组建:1955年,冯契会同刘佛年(华东师范大学第二任校长)、周抗(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徐怀启(哈佛大学博士、著名基督教史家)、曾乐山(著名中国哲学史家)诸先生组建了哲学教研室。以后,著名伦理学家周原冰教授等先后加盟,逐渐形成一支涵盖诸哲学分支学科的师资队伍。
硕士点设立:1979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哲学专业,并在全国范围内首批获准设立中国哲学硕士点和马克思主义硕士点。
博士点设立:198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建立了中国哲学博士点,成为全国第一批建立中国哲学博士点的单位之一。此后,又陆续设立了伦理学、逻辑学、宗教学等硕士点。
哲学研究所:1985年成立了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研究所,1986年正式成立哲学系。1997年,为了整合学科力量,华东师范大学自然辩证法及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并入哲学系,进一步充实了学科力量。
2.学科优势
经过几代人近半个世纪的努力,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已经成为我国在哲学教育与人才培养方面的重镇之一,具有学科多、师资强、学术传统深厚的特点。
目前,哲学系与哲学研究所实行系所合一的建制,拥有8个教研室:中国哲学教研室、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研室、外国哲学教研室、逻辑学教研室、宗教学教研室、伦理学教研室、科学哲学教研室和美学教研室。
1998年,中国哲学学科被列入校“211”工程建设项目“世界现代化进程与中国社会文化”。
2000年,以中国哲学学科为核心的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被教育部确定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2001年,中国哲学入选上海市重点学科。
2002年,以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为主的哲学系部分学科被列入“十五”期间“211”工程建设项目“中国的现代性与人文学术”。
2007年,取得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2007年,中国哲学入选国家重点学科培育项目,并再次入选上海市重点学科。2010年,获得哲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
2012年入选上海高校一流学科(B类)建设计划。
在学科建设方面,目前,哲学系拥有哲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下设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中国哲学、外国哲学、外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逻辑学、宗教学和科学技术哲学;拥有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设有7个硕士点:中国哲学、外国哲学、外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逻辑学、宗教学和科学技术哲学;1个教育部本科特色专业:哲学专业。自1995年起,我系还接受来自韩国、日本、香港等海外留学生攻读博士学位。
3.师资力量
哲学系共有教职工55人,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19人。
国家级:1人入选国家首批“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入选“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先后入选第六届、第七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哲学组成员,1人入选国家首批“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入选“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先后入选第六届、第七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哲学组成员,7人为国家二级教授。
教育部:2人被聘为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1人被聘为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为教育部社科委员,1人为“马工程首席专家”,1人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计划”,6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人获“宝钢优秀教师”奖。
市级:1人入选上海领军人才“地方队”培养计划。
此外,还长期聘有美国、挪威、法国等国知名学者为兼职教授,如希尔贝克、罗蒂、米歇尔等。在青年教师中,截至2017年底,7人入选上海市“曙光学者”计划,11人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
4.大咖教授
孙亮:哲学博士、先后任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任讲师、副教授、教授,2016年遴选为哲学系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哲学,当代西方资本主义批判史、德国哲学。
陈立新: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系主任。研究方向:马克思存在论、历史哲学。
杨国荣:哲学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第六届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研究方向:中国哲学、中西比较哲学、伦理学、形而上学等。
陈卫平:华东师范大学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马工程《中国哲学史》教材首席专家之一。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哲学
郁振华: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学术兴趣:认识论、形上学、比较哲学。
颜青山: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伦理学教授,外国哲学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道德哲学(价值道义论)、现代西方哲学(分析现象学)、科学哲学(生物学哲学)、应用伦理学(生命伦理学)。
张晓林: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导。研究方向:中国基督教、佛教。
郦全民: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主要从事科学哲学、心智哲学及认知与文化方面的教学和研究。
钟锦: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师从叶嘉莹先生治词学,又随俞吾金教授学习德国古典哲学。主要研究方向是康德哲学、词学以及中西人文学科的会通研究。
三、统考信息
1.初试详情
2022年度招生计划:18人。
初试科目:
634哲学综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三部分,每部分各占50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部分: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物质与世界,实践与世界联系与发展,发展的基本规律,社会及其基本结构,历史规律与社会形态,认识与实践,认识形式与认识过程,认识活动与思维方法,真理与价值,个人与社会,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
(2)中国哲学部分:先秦哲学
(3)外国哲学部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尔、休谟、康德、黑格尔。
844哲学基础:由七块模块组成,考生根据报考二级学科方向选做其中一个模块。
1)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特点和分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欧洲革命时期的验证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化,马克思恩格斯晚年哲学思想,20世纪上半叶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苏俄、西方、中国的传播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毛泽东思想。
2)中国哲学:秦汉哲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中国近现代哲学(至1949年)。
3)外国哲学:古希腊罗马哲学、中世纪哲学、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17-18世纪的早期近代哲学、德国古典哲学、唯意志论与非理性主义哲学、实用主义、分析哲学、现象学、诠释学、社会批判理论、结构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哲学等。
4)逻辑学:词项与概念,简单命题及其推理,复合命题及其推理,模态命题及其推理,传统逻辑基本规律,归纳、类比与假说,论证,谬误,命题演算,范式,狭谓词逻辑初步。
5)伦理学:伦理学的定义、研究的问题、意义、研究方法,中、西方伦理的起源,伦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伦理学的分类,自然法理论,利己主义,功利主义,康德的伦理学,德性伦理,儒家伦理。
6)宗教学:宗教的起源与本质、宗教的观念与思想、宗教的感情与体验、宗教的行为与活动、宗教的组织与制度、宗教与诸文化形态之关系、当代宗教问题。
7)科学技术哲学:现代科学的物质观、系统概念和原理、自然界的演化特征和一般规律、科学问题、科学观察和实验、科学推理、科学创造、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科学解释和预言、科学理论的结构、科学理论的评价和选择、科学发展的模式、科学的社会组织、技术的本质和方法、技术创新、科技与社会发展、科技与自然环境。
2.复试详情
马克思主义哲学:
1)现代西方哲学(笔试),《新编现代西方哲学》刘放桐等,人民出版社;《现代西方哲学新编》赵敦华,北京大学出版社。
2)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社会现实问题(口试)。
3)外语听力、口语测试。
中国哲学:
1)哲学理论基础(笔试),《哲学引论》杨国荣,高等教育出版社。《欧洲哲学史教程》福建人民出版社。
2)中国哲学与文化建设的当代热点问题(口试)。
3.外语听力、口语测试。
外国哲学:
1)现代西方哲学(笔试),《现代西方哲学新编》第二版,赵敦华,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汉英对照西方哲学名篇选读(下)》,韩水法、张祥龙、韩林合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2)古希腊文化常识;基督教常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概观;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史上的几次重大变化及其与哲学史的关联;20世纪分析哲学运动与现象学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代表性观点及其演变线索(口试)。
3)外语听力、口语测试。
逻辑学:
1)逻辑学基本原理(笔试),《逻辑学导论》彭漪涟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2)逻辑哲学(口试)。
3)外语听力、口语测试。
伦理学:
1)西方哲学史(笔试):《西方哲学简史》赵敦华,北京大学出版社;《现代西方哲学新编》赵敦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中西伦理学史、当代道德问题(口试)。
3)外语听力、口语测试。
宗教学:
1)宗教学基本原理(笔试),《宗教学通论新编》(上下)吕大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社(1989)。
2)宗教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口试)。
3)外语听力、口语测试。
科学技术哲学:
1)科学哲学(笔试),《科学哲学:当代进阶教程》亚历克斯·罗森堡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科学的本质与划界、科学发现中的方法论问题、科学理论的评价和发展模式、科学事业繁荣的社会文化条件(口试)。
3)外语听力、口语测试。
3.报考和录取详情


4.分数线
华东师范大学2022年哲学系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
院系所 学科 研究方向 学习方式 学位类别 复试分数线 调剂情况 统考计划
03哲学系 010101马克思主义哲学   1全日制 学术学位 330 不接受调剂 4
103哲学系 010102中国哲学   1全日制 学术学位 327 不接受调剂 11
103哲学系 010103外国哲学   1全日制 学术学位 342 不接受调剂 9
103哲学系 010104逻辑学 01现代逻辑与逻辑哲学 1全日制 学术学位 362 不接受调剂 1
103哲学系 010104逻辑学 02逻辑史与逻辑学其他分支 1全日制 学术学位 314 不接受调剂 0
103哲学系 010105伦理学   1全日制 学术学位 348 不接受调剂 3
103哲学系 010107宗教学   1全日制 学术学位 337 不接受调剂 4
103哲学系 010108科学技术哲学   1全日制 学术学位 336 不接受调剂 3


5.初复试占比
初复试总分计算规则:
一志愿考生(初试总分*70%+复试总分*30%),
调剂考生(复试总分*100%),确定拟录取名单时,一志愿考生优先。
四、历年真题展示
2022年哲学综合
一、名词解释(9*5=45分)
1、兼爱
2、践形
3、齐物论
4、思想客体
5、真理
6、四因说
7、通种论
8、先验幻相
9、否定之否定
二、简答题(3*15=45分)
1、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过程
2、先秦儒家的“知天命”
3、笛卡尔的“谈方法”的四个规则
三、论述题(3*20=60分)
1、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过程
2、老庄的无为如何无不为
3、简述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和对后世的影响
2022年哲学基础(外国哲学)
一、名词解释
1、逻格斯(赫拉克利特)
2、“实体即主体”(黑格尔)
3.含义/指称的区分(弗雷格)
4、“现象学还原”(胡塞尔)
5、“知识型”(福柯)
二、简答题
1、简述亚里士多德的实体理论。
2、洛克如何区分第一性质与第二性质?这一区分的问题何在?
3、解释维特根斯坦的论断:“遵守规则是一种实践,人们不可能私自地遵守规
4、简述法兰克福学派对“工具理性”和实证主义的批判。
三、论述题
1、论述柏拉图的国家学说及其正义观。
2、杜威认为,人的知识是人与环境之间交互作用的连续过程,把人的活动转化为对外界有指导、有目的的反应,因而是人所特有的接受刺激和给予反应的方式。罗蒂指出,作为认识论的哲学将心灵比作自然之镜,但这面镜子实际是不存在的,人们在语言行为中直接与自然打交道,并不需要以心灵作为中介,因而,这样的哲学应当寿终正寝。结合杜威与罗蒂的观点,试述实用主义在20世纪西方哲学中的发展与意义。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专业不错。如果已经决定考研,华东师范大学哲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考研已进入倒计时
高顿考研】带你开启你的备考之路
赶紧扫描下方二维码
领取模拟试卷
为你的考研助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