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篇文章有点长,想了解上海大学新闻传播专业考研有哪些优势和劣势请耐心看完,下面上海高顿考研网就带大家来看一下。
上海大学新闻传播专业考研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优势一:上大新传实力很强
根据2022年QS世界大学排名显示,上海大学位居中国大陆地区第24名,超过了四川大学、吉林大学、东南大学等老牌“985工程”大学。
其实,上海大学如今的实力差不多已经达到了中等“985工程”大学的水平,其在中西部省份的高考分数线也差不多比肩当地的“985工程”大学,只不过大家习惯了拿“985工程”和“211工程”来衡量一所大学。
新闻传播专业是上海大学的王牌专业,也是上海市重点学科,新闻学仅次于复旦,广告学、会展学更位居上海地区N0.1,在第三轮和第四轮教育部学科评估中,上海大学新闻传播专业均位居全国前10位。今年即将公布的第五轮学科评估,我们有信心相信,上大新传会继续保持前10位的绝对优势。上海大学新闻传播专业不仅有博士点,还拥有博士后流动站。
上海大学新闻传播专业发展得好,究其根源还是在于地理位置。上海传媒业很发达,给上海大学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优质资源。
新闻传播专业的发展非常依赖于城市的经济和资源,一旦城市无法提供经济和资源,发展就会滞后赶不上时代。
优势二:市中心的花园学府
大学位居市中心优势,无缝对接优质资源,新闻传播学院位于上海大学延长校区,地处静安区核心地段,地铁1号线直通西门,交通便利,距离人民广场仅有5站地铁,距离上海火车站仅有2站地铁。
周边生活设施配套齐全,距离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和上海市中医医院步行只需5分钟。周边拥有大宁国际、大宁宝华和大宁音乐广场三个商业圈;灵石公园、闸北公园两个绿化公园;还有马戏城、多媒体谷、上海都市影视基地——环上大国际影视产业园环绕四周。
在这里,既能感受到浓郁的学术氛围和学府气息,又能感受到来自魔都的欣欣向荣和繁花似锦,算得上是市中心的花园学府。
优势三:阅卷不压分分数不会低
可能有些童鞋还是考研小白,不明白什么叫压分,为什么学校会压分?其实道理很简单。考研学生的目标院校往往会高于自己本科院校层次。比如二本考生会选择考一本,甚至考985、211,但是反过来,几乎没有985、211的学生选择报考二本研究生。
所以一些二本院校或者B区院校的考研生源会比较差(仅从本科出身而言)。但是各高校都希望自己生源学校好,所以有的学校会压分,降低考研过线人数,方便本校或更高层次院校考生调剂。
如果你准备报考上大新传,完全不需要担心会压分改卷。因为一方面,从历年的上大改卷情况看,没有出现过压分的情况;另一方面,上大新传每年吸引大量考生,其中不乏211学生,又在推免中已经吸收了大量优秀学生,且上大不属于自划线学校,没有压分的动机。
改卷不压分,对你来说有两个好处,首先是你一年的努力复习和考场上6个小时的奋笔疾书会在阅卷老师手里获得一个公平的对待,要知道,公平二字在你告别高考以后就非常稀有了;
其次,万一你没过上大的分数线,改卷不压分也能让你在调剂当中获得优势,选择报考上大,只要认真复习,认真考试,过个国家线没有太大问题,这能大大提高考研成功的几率;
最后,好多人看到上大分数线很高,觉得很难。其实分数线高低跟考研难度关系不大,分数线高有高的好处,低也有低的坏处。试想一下,如果上大改卷很严格,每个人都只能考355分,你达不到上大复试线,可能连调剂都没有资格。上大给分比较松,这从每年的分数线就能看出来。
优势四:青睐跨考生考试范围小
上海大学不歧视二三本生,甚至可以说每年二三本上岸占到了7成。至于跨考生,学院老师是积极欢迎的。如果细看过学院导师介绍会发现,他们本身也有很多从统计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文学跨入新闻传播学研究领域,按照老师的说法是“期待跨专业考生可以跟新闻传播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上海大学对二三本跨考生友好的另一大体现就是考试范围相对较小。我们以同为上海211的东华大学做对比,以专硕为例,东华大学参考书有《新闻采访写作》《新闻编辑教程》《当代新闻评论教程》《公共关系学》《广告学概论》《传媒经济管理新论》《网络传播概论》《新闻学概论》《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教程》《传播学教程》《中国新闻史》《新闻传播法规与职业道德教程》。足足有12本书,内容领域横跨了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公共关系、中xin史、新闻实务、马新观等诸多领域,甚至还有传媒经济管理这样的具有商科色彩的参考书。
再来看上海大学,专硕的核心参考书只有两本:《传播学通论》和《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主要考新闻学和传播学。近三年出现了中xin史,但是好在题目简单,大多是耳熟能详的新闻史知识,题目也只是名解和简答题。
虽然近两年真题里出现了广告和公关,但是仍然以新媒体时代的广告为主,答案较为开放,并不是那种需要死记硬背的广告知识。
劣势一:报录比相对较高
报录比是衡量一所学校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的计算方法,反映出一定的考研难度系数,但是不能完全代表考研难度,毕竟考研难度是由多个指标决定的。
专业特色院校和综合院校的报录比不可以同等级对比。比如财经、政法、外国语、体育等具有专业特色院校的报录比往往比较低,这是因为这类院校的考生需要对该特色领域有了解,适合本科就是这些特色专业的考生。
对比同等级学校,上大新传报录比确实比较高。
对比985院校,上大新传报录比不算太高。毕竟985院校算报录比的话需要以2倍因子叠加后计算,也就是说上交的报录比如果转化成211级别的话,差不多达到了50-60:1了。
上大新传30:1的报录比可谓是常态,看上去很吓人,但实际上,这个数字背后另有乾坤。
劣势二:考题相对灵活
考研会经常听到“超纲”一词,但是上大新传早就不公布大纲了,专硕更是取消了参考书,所以根本没“纲”。
所以,用灵活多变来形容上大考题比较合适,也就是说它往往不会考死题,而是考参考书里找不到答案。
其实,近年来各大新传院校的考题越来越活,很少会直接考书上的死题,毕竟传媒业发展得太快了,很多理论都难以跟上时代发展了。
劣势三:复试比较开放
上海大学新传复试比较开放,之所说开放,一方面在于复试完全取决于老师临时的提问和自己的表现,没有抽题一说(即学院准备几道题,学生抽题回答);另一方面在于,复试导师不怎么看作品,完全取决于跟你的对话来判断学生的可塑性。
这样的形式有些人喜欢,灵活多变,随机应变即可给导师比较好的印象,有些人不喜欢,觉得固定的题目答题反而更好,这个见仁见智了。
上海大学新闻传播专业考研有哪些优势和劣势已经给大家做了详细的介绍,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一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