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岭南师范学院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已经公布!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看看具体内容吧~
岭南师范学院2026年硕士招生简章
  一、学校概况
  岭南师范学院是一所具有百年师范教育历史的广东省属公办高校,坐落在中国大陆最南端的美丽港城湛江市。设有32个二级学院(含挂靠),全日制在校生35000余人。现有寸金校区、湖光校区和椹川校区等3个校区,占地面积2580亩。
  学校前身可追溯到1636年(明朝崇祯九年)始建于雷州府城的雷阳书院,1991年改为湛江师范学院,2014年更名为岭南师范学院。2024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现有教育、生物与医药、社会工作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在百余年的师范教育历程中,学校肩负兴学育人的办学使命,培养了大批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应用人才,为广东省的教育文化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23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600多名,博士600多名,双师双能型教师800多名,硕博士导师250余名。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广东省特支人才计划”、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等高层次人才计划200余人;9人次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近100人获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师等称号。
  学校学科专业体系完备,建有省级重点学科6个、省“冲补强”重点建设学科3个。现有本科专业79个,涵盖教育学、文学、法学、理学、工学和农学等10大学科门类,师范专业涵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汉语言文学和化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特色(重点)专业1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
  学校是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共建单位。建有广东省特殊儿童发展与教育重点实验室等省级科研平台39个以及湛江市科研平台12个。近五年来,获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00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近60项,省部级项目300余项,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及全国行业学会协会奖励20余项。
  热忱欢迎广大考生报考岭南师范学院。
  二、招生专业及计划
  2026年,我校拟招收教育(0451)、生物与医药(0860)、社会工作(0352)等3个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全日制)。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点聚焦基础教育,培养师德修养良好、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中小学教师和特殊教育教师。该学位点依托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广东省高校“珠江学者”设岗学科和广东省高等教育“冲补强”重点建设学科,建有广东省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和广东省特殊儿童发展与教育重点实验室等省级科研平台。
  生物与医药硕士专业学位点聚焦热带特色农业资源和海洋生物资源、南海药用资源和道地南药,培养能够独立从事生物与医药领域技术创新、工程开发与设计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和项目管理人才。该学位点建有广东省粤西蓝碳资源保护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粤西特色生物与医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红树林珍稀濒危物种保护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洁能源材料化学广东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等19个省级科研平台,并与韩国庆北大学、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建立2个国际联合实验室。
  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点聚焦应用性人才培养,培养能够胜任城乡社区、学校、企业等领域社工服务、督导与管理等岗位需求,具备“社工情怀高、实务技能精、创新意识强”特质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该学位点建有全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广东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重点实训基地、广东省禁毒社会工作人才培育基地等多个育人和服务平台。
  各专业学位点拟招生方向领域、考试科目等信息详见《岭南师范学院2026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附件1),“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专业目录中所列招生人数仅供参考,实际招生人数以教育部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
  三、报考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良好。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四)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必须在录取当年入学前(以开学报到日为准)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专科)毕业学历后满2年及以上人员(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前,下同)或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且符合我校根据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人员。
  (五)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含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考生报名时应当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复试前须向我校提供《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进行复核。
  四、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并在网上确认网报信息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同时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所在地或户籍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具体要求以当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报考点的公告为准。
  (一)网上报名
  报考2026年硕士研究生必须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以下简称“研招网”)进行网上报名。
  1.预报名时间:2025年10月10日至10月13日,每日9:00—22:00。
  报名时间:2025年10月16日至10月27日,每日9:00—22:00。
  2.报名流程
  考生登录“研招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我校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每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3.注意事项
  (1)考生报名时只能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待初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后,考生可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我校的调剂办法、计划余额等信息,并按相关规定自主多次平行填报多个调剂志愿。
  (2)少数民族地区仅指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的《全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简表》中所列的民族自治区域。考生网报时应如实填写民族身份。符合教育部规定条件的可按规定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申请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不再享受初试加分政策。
  (3)考生要准确填写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规、作弊所受处罚情况。
  (4)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
  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应及时到学籍学历权威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在网上确认期间将认证报告交报考点核验。
  (5)考生应当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填报志愿。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6)考生应当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二)网上确认
  1.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在网上核对并确认其网上报名信息,具体时间以网报系统中各报考点的公告为准,逾期不再补办。
  2.考生网上确认时应当积极配合报考点工作人员,根据核验工作需要,按要求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等,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
  3.所有考生均应当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得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4.考生应当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5.考生应当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6.考生诚信参加考试,报名时须签署《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并遵守相关考试管理的各项约定及要求。
  (三)资格审查
  我校根据教育部规定,对报考我校考生信息和网上确认材料进行全面审查以确定考试资格。考生填报的信息与报考条件不符的,不得准予考试。网上学历(学籍)校验未通过的考生,应在我校规定时间内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报告,否则不得准予考试。
  五、初试
  (一)考生应当在考前十天左右,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
  (二)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两项缺一不可。
  (三)初试时间:2025年12月20日至21日
  (四)初试科目
  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设置四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
  12月20日上午思想政治理论
  12月20日下午外国语
  12月21日上午业务课一
  12月21日下午业务课二
  初试方式均为笔试。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的全国统一命题科目为: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二)、教育综合共三门;其他考试科目为我校自主命题科目。具体专业的初试科目、参考书目等信息请参阅《岭南师范学院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附件1)、《岭南师范学院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科目参考书》(附件2)。
  (四)初试地点:以准考证上通知为准。
  六、复试
  我校将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结合生源和招生计划等情况,自主确定我校各专业考生进入复试的具体要求,并在学校网站公布,具体说明如下:
  (一)我校复试采取差额形式,进入复试的考生人数一般不少于已公布招生计划的120%。合格生源比例不足的,按实际合格生源数组织复试。
  (二)复试时间、地点、内容范围、方式等届时另行通知,请考生密切关注我校研究生处网站。
  (三)对以同等学力身份(以报名时填报的信息为准)报考的考生,复试时须加试至少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见附件1、2)。加试方式为笔试。
  (四)复试阶段将进行考生报考资格的审查,报考资格审查不通过的,不予参加复试。
  (五)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均在复试中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
  (六)符合教育部加分条件的考生(须在复试报到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由招生学院进行严格审核)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加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纳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招录的考生不再享受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政策。加分项目不累计,同时满足两项以上加分条件的考生按最高项加分。
  七、调剂
  我校将根据教育部有关政策制定本校调剂工作办法,调剂时间、基本要求、工作安排请关注我校研究生处网站相关信息。届时,考生可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填写报考调剂志愿。
  八、录取
  我校根据国家下达的正式招生计划、考生成绩(含初试和复试)排名,综合考虑考生思想政治表现、身心健康状况等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所有拟录取的考生均需进行体检。不参加体检或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录取原则及具体要求请留意我校研究生处网站相关公告。
  九、公费定向教育硕士计划
  我校拟在学科教学(语文)专业开设公费定向培养计划,实际招生人数以教育部正式下达为准,相关办法在后续相应环节中公布。
  十、学制、学费与奖助政策
  (一)学制、学习方式、学费、住宿费

专业名称及代码

学习方式

学制(年)

学费标准

(元/生·学年)

住宿费

(元/生·学年)

教育硕士0451

全日制

3

14800

按实际入住宿舍标准收取

生物与医药0860

全日制

3

15000

按实际入住宿舍标准收取

社会工作0352

全日制

3

14800

按实际入住宿舍标准收取

  注:(1)以上收费方案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相关政策规定执行。
  (2)住宿费按实际入住宿舍的住宿费标准(经主管部门核准)收取,按1700元/生·学年预收,入学后结算,多退少补。
  (二)奖助体系
  学校现有的奖励资助种类如下,全日制研究生符合条件者可申请:

奖助项目名称

奖助金额

国家奖学金

20000元/年

学业奖学金

3000-8000元/年

国家助学金

6000元/年

研究生“三助一辅”岗位津贴

根据学校相关政策执行

国家助学贷款

根据相关政策办理执行

  注:以上各条款如有变动,按照学校最新规定为准。
  十一、违规处理
  对在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违规或作弊的考生,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严肃处理。对在校生,由其所在学校按有关规定给予处分,直至开除学籍;对在职考生,将通知考生所在单位,由考生所在单位视情节给予党纪或政纪处分;构成违法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考生在报考时填写的考试作弊受处罚情况应真实准确。我校将查阅《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诚信档案》记录,凡有违反国家教育考试规定、情节严重受到停考处罚,在处罚结束后继续报名参加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不予录取。
  考生所填各种信息、所有报考材料必须真实,对弄虚作假者,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
  十二、其他
  (一)根据教育部招生有关规定,我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前辅导班。
  (二)考生因报考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我校不承担责任。
  (三)本简章涉及的政策如与教育部公布的研究生招生政策有出入的,以教育部公布的政策为准。
  (四)我校自命题考试科目的考试范围按我校研究生处网站公布的参考书目执行。
  (五)以上各条款如有变动,以教育部公布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