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湖北民族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已经公布!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看看具体内容吧~
湖北民族大学2026年334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作为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旨在通过客观、公平的方式,评估考生是否具备进入新闻与传播领域深造所需的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本科目全面检验考生能否将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不仅考察政治素养和理论知识,还侧重于评估考生的应用能力、批判性思维、新闻敏感、传播策略规划、媒体伦理判断等学科素养,以及面对复杂传播环境时的创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筛选出具有较高政治素养、扎实理论基础、全面知识结构、良好实践技能和潜在创新能力的学生入学,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与媒介产业发展培养高素质融合型新闻传播专业人才。
  二、考核目标: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试卷旨在考查新闻与传播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础上,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这些理论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核目标如下:
  1.理论知识与政治素养,以及媒介伦理与法规。
  2.采写编评、视听新闻采制等实务能力。
  3.批判性思维与新闻敏感,对社会热点和公众议题的敏锐洞察力。
  4.在复杂传播环境中的创新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
  5.跨文化新闻传播及在全球传播中讲好中国故事的创新能力。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包括:1.考试时间:考试时间为180分钟,3小时。
  2.试卷满分:本试卷满分为150分。
  3.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4.试卷题型结构:
  简答题30分(共3题,每小题10分)
  分析题20分(共1题,每小题20分)
  写作题40分(共2题,每小题20分)
  操作题60分(共3题,每小题20分)
  5.试卷内容结构:
  新闻采访与写作45分
  新闻编辑与评论35分
  全媒体新闻与传播70分
  四、考试内容:
  新闻采访与写作
  近期党和国家涉及新闻与传播的相关方针政策;新闻采访与写作的作用意义及基本原理;新闻发现、选题及采访;不同类型新闻写作;新闻采写编评应遵循的媒介伦理与法规;融合报道及其制作。
  新闻编辑与评论
  新闻编辑人员的素养与能力;新闻编辑工作的内容与原则;媒介定位与新闻编辑方针;新闻报道的策划与组织、选择与编辑;新闻标题制作、图片编辑、版面设计;多媒体新闻编辑与互动管理等。
  新闻评论的历史源流、特点、写作意义及价值;新闻评论写作基本写作方法以及常见误区等,融媒体新闻评论的类型特征与伦理规范等。
  全媒体新闻与传播
  融媒体新闻报道选题与策划,采制、生产与发布,融合叙事方法与技巧;公众号推文写作,融媒体作品设计与布展等。
  互联网发展及特征、功能与媒体形态;网络与新媒体传播及其政治治价值、经济价值;网络与新媒体文化及网络亚文化;网络与新媒体的问题与治理;数字媒介素养等。
  视听新闻报道基础知识,视听新闻的价值判断、节目形态、报道伦理与法规、生产体系与流程;视听新闻报道的策划、编、采、写;出镜报道、文本结构与叙事策略;视听新闻制作、制作技术及其发展演进等。
  针对新闻与传播中的热点、难点、公众焦点议题,结合理论知识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并提出创新性和实用性的解决方案。
  五、参考书目:
  《新闻采访与写作》编写组,《新闻采访与写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
  杨奇光《新闻评论融合表达与思维创新》,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23年。
  詹新惠《网络与新媒体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年。
  周勇《视听新闻报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