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河南科技大学研究生考试即将开始。这里为大家整理了河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的内容,供大家参考。相关考研问题,也可咨询研招网考研老师,高顿考研老师竭诚为大家服务。
河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2022考研备考大礼包 点击领取 

一、初试科目及考试范围
考试科目 参考书 考试范围
 
 
847 食品营养学
 
《食品营养学》,王光慈, 中国农业出版社
食品营养学基础知识,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不同人群的食品营养需求,提高人类营养水平的途径,食品贮藏与加工以及食品新资源开发中的营养问题,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保健食品,强化食品,营养与疾病,营养与卫生,食品中的有毒物
质,近年来营养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等。
 
 
 
 
 
 
 
 
 
 
 
 
 
 
647 生物化学
 
 
 
 
 
 
 
 
 
 
 
 
 
 
《基础生物化学》, 郭蔼光、范三红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年第三版
⑴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①蛋白质的概念与生物学意义;②氨基酸;③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肽的概念及理化性质、蛋白质的一级结构、蛋白质的高级结构(二级结构、超二级结构和结构域、三级结构、四级结构)、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④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⑵核酸的结构与功能:核酸的种类和组成单位;核酸的分子结构;核酸的理化性质。
⑶酶:①酶的基本概念和作用特点;②酶的分子组成(单纯酶、结合酶的分子组成);
③酶的作用机制,酶的活性中心、酶作用的(特异性)专一性和高效性机制;④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Km 值的定义;⑤别构酶和共价修饰酶;⑥同工酶, 酶原及酶原的激活;⑦维生素和辅酶。
⑷糖类代谢:①生物体内的糖类与生物学功能;②糖的无氧氧化和有氧氧化及其调节(定义、主要反应步骤、关键酶,能量计算及意义);③磷酸戊糖途径(定义、主要反应、关键酶、意义);④糖异生及其调节。
⑸生物氧化:①生物氧化的基本概念;②电子传递链的概念、组成及功能;③氧化磷酸化与底物水平磷酸化;④线粒体穿梭系统;⑤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
⑹脂质代谢:①生物体内的脂质;②三酰甘油的分解代谢;③三酰甘油的生物合成;④甘油磷脂代谢。
⑺氨基酸和核苷酸的代谢;
⑻DNA 的生物合成:①中心法则;②DNA 的生物合成。
⑼RNA 的生物合成:①RNA 的转录;②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转录起始的差异;
③真核生物转录后的加工。
⑽蛋白质的生物合成:①遗传密码;②多肽链的合成体系;③原核生物多肽链生物合成的过程;④原核与真核生物多肽链合成的差异;⑤肽链合成后的折叠、加工与转运。
 
 
338 生物化学
 
《基础生物化学》, 郭蔼光、范三红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年第三版
糖、脂、蛋白质和核酸的结构、理化性质和主要功能;酶的分类、酶的作用机制、酶促反应动力学、酶活性调节;维生素与辅酶关系;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生物氧化的特点、电子传递链、氧化磷酸化;糖的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脂肪的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氨基酸的分解与转化;DNA 的生物合成、RNA 的生物合成、蛋
白质的生物合成;代谢途径间的相互关系。
341 农业知识综合(三)(包含食品卫生学、食
品安全管理与法
食品卫生学部分:《食品卫生学》,柳春红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21 年。
食品安全管理与法规部
食品卫生学概述;食品污染的基本知识;食品安全性评价;食品添加剂及其卫生管理;食品包装的卫生;食物中毒;食品原料的卫生;饮料酒和调味品卫生;食品工厂用水卫生;食品卫生管理;食品安全法及有关的法律法规;食品安全风险
监测和评估;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生产经营的安全;食品检验;食品进出口的安
 

规、食品分析与 分:《食品标准与法规》, 全;食品安全事故处置;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食品安全有关的法律责任;食品
检验技术,每部 周才琼主编,中国农业大 分析与检验样品采集与保存、样品的处理、样品的检验与测定和数据的处理等基
分 50 分) 学出版社,2017 年;《中华 本程序;食品中营养成分的分析;微量元素及有害元素的测定;农药和兽药残留
  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的检测;食品添加剂和其它化学成分的检测;各种食品的分析与检验(包括粮食
  2018 年修正版。 等植物性食品,肉、蛋、奶等动物性,油脂、饮料酒及调味品)。
  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部  
  分:《食品分析》,胡秋辉  
  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  
  社,2017 年  
 
 
 
 
 
 
 
 
 
 
 
 
微生物学(一)
(生物学)
 
 
 
 
 
 
 
 
 
 
《微生物学教程》, 周德庆,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2020 年
(1) 微生物与微生物学:微生物的特点及其与生产实践的关系;微生物学奠基人及其贡献;微生物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2) 原核微生物:细菌的形态与大小;细胞壁结构与功能;特殊构造的结构与功能;细菌的繁殖与群体形态;
(3) 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形态与构造;真核微生物繁殖方式;
(4) 病毒:病毒特点、形态及构造;病毒增殖方式与规律;
(5) 微生物的营养:微生物六大要素营养;微生物营养类型;微生物吸收营养的方式;培养基;
(6) 微生物的代谢:微生物的产能代谢;发酵类型及特点;特殊合成代谢及代谢调控;
(7) 微生物的生长:微生物生长测定方法;单细胞微生物群体生长规律;连续培养、高密度培养概念;控制微生物生长的措施;
(8) 微生物的遗传:微生物基因突变的机制;诱变育种过程与方法;微生物基因重组方式;菌种衰退、复壮与保藏方法;
(9) 微生物的生态:极端微生物;微生物与生物环境的关系;微生物与物质循环及环境保护;
(10) 传染与免疫:传染的概念、结局及影响因素;非特异性免疫方式;特异性免疫获得方式,抗原抗体概念、类型、特点,抗体产生规律;
(11) 微生物分类与鉴定:微生物分类单元概念;微生物学名命名方式;常用微生
物鉴定方法。
    (1)微生物概述:微生物学的发展史;微生物的特点。
    (2)原核微生物:细菌的形态、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细菌的繁殖方式;放线菌
    的概念、菌丝形态和分类;放线菌的繁殖方式。
    (3)真核微生物:酵母菌的形态、大小与结构;酵母菌的繁殖方式;霉菌概念及
  (1)-(11)部分:《微生 菌丝形态;霉菌菌丝的结构;霉菌的繁殖方式;酵母菌及霉菌的代表种属及酵母
  物学教程》,周德庆,高等 菌和霉菌的应用与危害。
  教育出版社,第四版,2020 (4)病毒:病毒的概念与特点;病毒的形态、构造和化学成分;病毒的分类;温
微生物学(二) 年; 和噬菌体和烈性噬菌体的概念及增殖过程;病毒的培养方式;亚病毒的概念及分
(生物与医药) (12)和(13)部分:《食 类。
  品微生物学》殷文政、樊 (5)微生物的营养:微生物的六大营养要素;微生物的营养类型;营养物质进入
  明涛,科学出版社,第一 微生物细胞的方式;培养基的概念、种类及配制原则。
  版,2015 年 (6)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化能异养型微生物的能量代谢;光能营养型微生物的能
    量代谢;两用代谢途径;自养微生物的 C02 固定;微生物的代谢调控。
    (7)微生物的生长:测定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单细胞微生物典型的生长曲线;
    微生物的连续培养;环境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有害微生物的控制。
    (8)微生物的遗传: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基因突变的概念、特点及分类;诱变
 

    育种的概念、特点、诱变方法、影响诱变效果的因素;营养缺陷型菌株的筛选方法;原核微生物基因重组的方式;真核微生物基因重组的方式;基因工程的概念及基本操作程序;基因编辑的概念及分类;微生物菌种的衰退、复壮和保藏。
(9) 微生物的生态:微生物在自然环境中的分布;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微生物与生物环境之间的关系。
(10)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抗原的概念、分类及微生物抗原的种类;细菌内外毒素抗原;中枢免疫器官、外周免疫器官及免疫活性细胞;抗体的概念、种类及免疫球蛋白的结构;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体液免疫应答、细胞免疫应答及非特异性免疫应答。
(11) 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微生物的分类单元和命名方式;微生物在生物界的地位;细菌分类系统和真菌分类系统。
(12) 微生物与食品生产:发酵与酿造的概念、微生物发酵的类型、发酵食品的要素及一般过程;细菌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酵母菌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霉菌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13) 微生物与食品腐败及食品安全性:食品腐败、食品污染、内源性污染、外源性污染等的概念以及引起食品腐败、食品污染的微生物类型;食品中微生物的消长规律;食品腐败变质与食品类型的相关性;食品保藏方法的分类及原理;食物中毒的概念、特点及分类;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原因、症状及防治措施;常
见的真菌性食物中毒原因、症状及防治措施;食品卫生学细菌指标。
二、复试科目及考试范围
复试科目 参考书 考试范围
 
食品工艺学
《食品工艺学》,张仲欣, 远方出版社 食品工艺学概述,饮料及软饮料,乳与乳制品,肉与肉制品,焙烤食品,果蔬制品, 焙烤食品,方便食品,膨化食品,高新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等。
 
 
 
 
 
分子生物学
 
 
 
《现代分子生物学》,朱玉贤,高教出版社,第五版,2019 年。
生物大分子相关基本概念、基本知识概要。细菌和真核生物的 DNA 复制;DNA 损伤、修复与重组。原核生物的转录起始、延伸、终止过程,启动子、操纵子的概念和类型;真核生物三种 RNA 加工装配及其聚合酶性质与功能,启动子、增强子等转录的顺式作用元件和反式作用因子。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原核、真核生物的翻译的调控的影响因素;翻译后加工的方式。原核生物基因的表达调控原理,掌握乳糖操纵子和色氨酸操纵子的原理,了解其它类型的操纵子和调控模式。真核生物DNA 水平的调控,染色质水平上的基因活化调节,转录水平的调控,转录后水平的调控, 翻译水平调控,翻译后水平调控和原核与真核基因表达调控差异等。
三、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及考试范围
复试科目 参考书 考试范围
 
 
食品保藏原理
 
《食品保藏学》,刘建学, 轻工业出版社
有关食品品质的概念、变化规律;食品的主要化学成分;食品成分在贮藏中的变化; 食品原料在保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食品低温保藏;食品的气调保藏;食品干燥保藏;食品罐藏;食品辐照保藏;食品超高压保藏;食品腌渍、烟熏与发酵保藏;食
品化学保藏等。
 
食品机械学
《 食品通用机械与设备》,蒋迪清,华南理工
大出版社
物料输送机械、固体物料分选机械、皮核剥离机械、切割与粉碎机械、物料分离机械、物料混合机械、食品成型机械、蒸发浓缩机械、食品杀菌机械、干燥机械等的
结构、原理、工作过程、特点。
 

 
 
 
 
遗传学
 
 
《现代遗传学》,赵寿元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2008
要求学生掌握现代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认识现代遗传学的发展历史,掌握现代遗传学的基本研究技术的方法和原理,学会遗传学分析的基本方法。具体内容包括:遗传学的分离、自由组合律和连锁与互换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性别决定方式和伴性遗传的基本遗传规律和遗传特征、数量性状的基本特征和数量性状遗传的基本特征、染色体畸变的类型及染色体畸变的细胞学效应和遗传学效应、细胞质遗传的类型及特征、群体的遗传规律、微生物的遗传规律、原核生物与真核生
物基因结构、基因的基本结构与基因的表达及其调控、基因突变、基因工程。
 
 
 
普通生物学
 
 
《普通生物学》,吴相钰, 高教出版社,第二版
生命的物质基础,细胞结构、通讯、代谢及分裂与分化,人体皮肤系统、骨骼系统、肌肉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淋巴和免疫系统、呼吸系统、排泄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和生殖系统的结构及功能,植物的生长与生殖,植物的营养与调控, 基因及表达调控,重组 DNA 技术,人类基因组及遗传病,生命起源与多样性进化,
生物与环境,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及人与生物圈。

以上就是本篇的全部解答,如果你想学习更多考研相关知识,欢迎大家前往高顿教育官网考研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