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财政支出的内容
  行政管理与国防经费支出
  (一)行政管理与国防经费支出的性质与内容
  1、两者在性质上有共同之处:
  (1)行政管理支出和国防支出都属于国家政权建设支出,这两类支出是国家财政的最基本的支出。
  (2)行政管理支出和国防支出都属于用于社会消费的非生产性支出。
  2、内容
  行政管理支出,按其最终用途划分,可分为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两部分。
  我国的国防支出包括国防费、国防科研事业费、民兵建设费以及用于专项工程和其他的支出,其中主要是用于陆、海、空各军兵种的经常费用,国防建设和国防科研费,以及战争时期的作战费用。
  (二)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的控制
  1.行政管理支出的控制与结构优化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管理支出主要有以下特点:
  (1)行政管理支出增长超过同期财政支出和GDP的增长水平。
  (2)行政管理支出的行业结构、地区结构的不平衡趋势扩大。
  (2)支出增长的原因
  影响行政管理费支出增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既有政策性因素,也有管理工作和制度中存在的漏洞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1)人员与机构双膨胀。
  (2)政府预算约束软化。
  (3)行政支出膨胀的深层次原因:体制转轨和政府职能错位。
  (3)控制行政支出规模,优化行政支出结构
  *9,合理调整规划支出范围,严格支出的管理与监督,硬化预算约束力。
  第二,精简机构,控制人员编制,提高行政支出效率。
  第三,深化以优化行政组织结构,转变行政职能和完善行政体制为主要内容的行政改革。
  2.国防经费的控制
  从1998年到2007年,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需要,中国在经济快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国防费的稳步增长。国防费年平均增长15.9%,同期GDP按当年价格计算年平均增长12.5%,国家财政支出年平均增长18.4%0国防费占GDP的比重虽有所上升,但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总体上仍呈下降趋势。
  文教科学卫生支出
  (一)文教科学卫生支出的性质与内容
  1、文教科学卫生支出的性质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
  (1)文教科学卫生支出属于社会消费性支出
  (2)文教科学卫生支出属于非生产性支出
  2、文教科学卫生支出内容多,范围广。
  为了便于了解文教科学卫生支出的内容,可以对其作如下分类:
  (1)按支出的部门划分
  文教科学卫生支出按部门划分,包括以下内容:
  文化事业费、教育事业费、科学事业费、卫生事业费、体育事业费、通讯事业费、广播电视事业费等。此外,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还包括出版、文物、档案、地震、海洋、计划生育等项事业的事业费支出。
  科教文卫支出中,中央与地方各自负担的份额稳定在11:89的水平,即大部分是由地方财政预算承担的。
  (2)按支出的用途划分
  文教科学卫生支出按用途不同可以分为人员经费支出和公用经费支出。
  (二)文教科学卫生支出的管理
  1.定员定额管理
  (1)定员管理。
  (2)定额管理。文教科学卫生单位的定额又可以区分为收入定额和支出定额两类:
  收入定额主要包括:①补偿性收入定额,是指文教科学卫生等单位为补偿业务活动中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而取得收入的定额。②生产性收入定额,是指文教科学卫生单位因提供实物产品而取得收入的定额。③代办性收入定额,是指文教科学卫生单位为其他单位或个人代办业务而取得收入的定额。
  支出定额不同的分类方法:①按支出的用途划分,支出定额可以分为人员经费定额'和公用经费定额。人员经费定额是指人员经费中的各项定额,例如工资标准等。公用经费定额是指公用经费中的各项定额,如人均办公费的标准等。②按定额的范围划分,支出定额可分为单项定额、综合定额和扩大综合定额。其中,单项定额是具体开支项目的定额,如办公费、邮电费、水电费等定额;综合定额是若干项单项定额的汇总,例如公务费定额为综合定额,它是由办公费、邮电费等单项定额汇总而成的;扩大综合定额是若干个综合定额的汇总,例如将公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业务费等综合定额汇总成为公用经费定额。
  2.预算管理
  (1)1997年以前的管理办法。国家根据文教科学卫生事业单位的性质和收支情况,分别采取全额预算管理、差额预算管理和经济核算三种管理办法。
  (2)现行的预算管理办法。
  1997年1月1日起施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国家对事业单位实行核定收支、定额或者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预算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