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经济师考试时间为11月7日。备考2015年经济师考试,高顿网校为大家整理了中级经济基础知识考点资料供学员参考复习!
  消除外部性的传统方法
  1、使用税收和补贴手段。
  (1)政府对负外部性的企业可以使用税收手段,使得企业的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从而使得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2)政府对正外部性的企业给予政府补贴,使私人收益等于社会收益,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2、政府也可以通过合并相关企业的方法使外部性得以“内部化”
  例如:A是产生负外部性的企业,B为A企业受害者,可以将A、B两个企业合并,从而使得负外部性消失。
  3、明晰产权,外部性之所以存在并导致资源配置失当都是由于产权界定不清晰。
  科斯定理: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交易成本是零或者很小,那么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3。进一步看,还可以认为,一旦考虑到交易成本,产权的初始界定对于经济运行的效率就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从而可以引申出一个重要结论:不同产权制度,会导致不同的资源配置效率。
  【补例】假定一个工厂周围有5户居民户,工厂的烟囱排放的烟尘使居民户晒在户外的衣服受到污染而使每户损失75美元,5户居民总共损失375美元。
  解决此问题的方法有三种:
  方法1:在工厂的烟囱上安装一个防尘罩,费用为150美元;
  方法2:每户有一台除尘机,除尘机价格为50美元,总费用是250美元;
  方法3:每户居民户有75美元的损失补偿。补偿方是工厂或者是居民户自身。
  (1)假定交易成本为零,即居民能够毫无代价地聚集在一起并与工厂谈判
  ①如果法律规定工厂享有排污权:
  方法1:居民共同购买防尘罩安装在工厂烟囱上,每户居民支出30美元。
  方法2:每户购买一台除尘机,每户居民支出50美元
  方法3:居民自认损失,每户居民损失75美元。
  综上:在此种情况下,居民会选择共同购买防尘罩安装在工厂烟囱上,总费用150美元。
  ②如果法律规定居民户享有清洁权:
  工厂会选择购买防尘罩安装在工厂的烟囱上,总费用支出150美元。
  结论:
  在交易成本为零时,无论法律是规定工厂享有排污权,还是规定即居民户享有清洁权,最后解决烟尘污染衣物的成本都是最低的,即150美元,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3。
  (2)交易成本不为零:
  假定每个居民需要支付60美元的成本聚集在一起进行协商(如交通、时间等成本)。总交易费用为300美元。
  ①如果法律规定工厂享有排污权:
  方法1:居民共同购买防尘罩安装在工厂烟囱上,每户居民支出90美元(30+60)。
  方法2:每户购买一台除尘机,每户居民支出50美元
  方法3:居民自认损失,每户居民损失75美元。
  综上,居民会选择每户购买除尘机,总费用支出为250美元。
  ②如果法律规定居民户享有清洁权:
  工厂会选择购买防尘罩安装在工厂的烟囱上,总费用支出150美元。
  结论,在存在300美元的居民户之间交易成本的前提下,权利如何界定直接决定了资源配置的效率。
  科斯定理提供了一种通过市场机制解决外部性问题的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美国和一些国家先后实行了污染排放权或排放指标的交易。
  【例题4:2007年单选】某造纸厂在其生产过程中,向附近的河流排放了大量的污水,并因此导致了附近某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但该厂却又不对附近种粮农民进行相应的赔偿。这种现象通常被称为( )。
  A.生产的外部经济
  B.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C.消费的外部经济
  D.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答案】B
  【例题5:2008年单选】从经济学理论上说,生产的外部不经济会造成( )
  A 资源均衡配置
  B 资源有效配置
  C 产品供给过少
  D 产品供给过多
  【答案】D
  【例题6:2010年单选】关于生产的外部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产者的社会收益等于私人成本
  B.生产者的社会成本等于私人成本
  C. 生产者的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
  D.生产者的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
  【答案】C
  【例题7:多选】消除外部性的微观经济政策有( )。
  A.政府生产公共物品
  B.税收政策
  C.合并相关企业
  D.明晰产权
  E补贴政策
  【答案】BCDE
  【例题8:2011年多选】美国经济学家科斯关于产权和外部性理论的主要观点和结论包括()。
  A.很多外部性的产生都是由于产权不清晰导致的
  B.只要产权是明确的,并且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
  C.即使产权不明确,只要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
  D.不同的产权制度,会导致不同的资源配置效率
  E.明确和界定产权是解决外部性问题的重要途径
  【答案】ABDE
  三、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
  (一)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
  1.公共物品的含义
  (1)所谓公共物品,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品。公共物品是和私人物品相对应的。
  (2)私人物品有两个明显的特征:竞争性和排他性。
  竞争性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于既定的可供消费的产品,增加一个人的消费就必然减少另一个人的消费。
  排他性是指私人物品在财产所有权上的独占性。
  2.公共物品的特点
  (1)非竞争性。即消费者对某一种公共物品的消费并不影响其他人对该公共物品的消费。例如国防、道路、环境治理、电视广播等。
  (2)非排他性。公共物品可以由任何消费者进行消费,任何一个消费者都不会被排斥在外。
  公共物品的这些特种决定了绝大多数的公共物品消费中必然出现“搭便车”。所谓“搭便车”就是某人不进行购买而消费某物品。
  3.公共物品的分类
  可以将公共物品分为两大类: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
  (1)纯公共物品是具有完全的非竞争性和完全的非排他性的物品,如国防、治安、公共卫生等,一般通过纳税间接购买而被动消费,消费时无法分割,只能由政府提供。
  (2)准公共物品是指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具有一定程度的拥挤性,部分间接购买,部分直接购买,消费时可以部分分割,政府和私人都可以提供。如教育、医疗卫生、收费公路等。
  4.公共物品市场失灵
  (1)私人物品的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在水平方向,即数量上的求和,这表明私人物品在一定价格下的市场需求是该价格下每个消费者需求数量的和。
  (2)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在纵向,即价格方向求和,这表明市场为一定数量的公共物品支付的货币量是市场上每个消费者为这些公共物品支付的货币量之和。
  由于纯公共物品存在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消费者更愿意采取“搭便车”行为,低报或者隐瞒自己对公共物品的偏好,消费者表明的需求曲线一般低于其实际水平,因此无法加总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也不能求得公共物品的*3数量。消费者支付的数量将无法弥补公共物品的生产成本,最终导致市场产量远远低于*3产量。
  对于准公共物品来说,市场机制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可以通过准市场机制来引导资源的配置。准公共物品或者具有消费的竞争性但无排他性,或者具有消费的排他性却无竞争性。
  (二)公共物品政府干预
  政府承担公共物品主要提供者的职责。例如政府提供国防、治安、消防和公共卫生。
  【例题9:2010年多选】关于公共物品的说法,正确的有()。
  A.公共物品的消费容易产生“搭便车”现象
  B.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所有消费者需求曲线的水平方向加总
  C.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所有消费者需求曲线的纵向加总
  D.准公共物品具有一定程度的拥挤性
  E.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提供
  【答案】ACDE
  最后,祝所有考经济师考生们考试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