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复习备考,希望本文能够帮助您全方位了解2015年的经济师考试,高顿网校预祝您取得好成绩!
  二、财政支出绩效考评的内容与方法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所谓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是指通过评价财政分配资金的合规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提高财政支出的使用效率,优化财政支出的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规范和加强中央部门预算管理,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和效率,近年来,中央和地方都开展了预算支出绩效考评试点。下面以中央部门为例,说明绩效考评的主要内容。
  1.目的与原则
  实施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对部门绩效目标的综合考评,合理配置资源,优化支出结构,规范预算资金分配,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效率。
  实施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的原则。①统一领导原则。绩效考评工作由财政部统一领导,中央各部门具体组织实施。②分类管理原则。财政部、中央各部门可根据考评对象的部门、行业、项目特点,制定分类的绩效考评办法。③客观公正原则。绩效考评以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等为基本依据,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④科学规范原则。绩效考评工作采用规范的程序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评方法,准确、合理地评价部门预算支出的绩效情况。
  2.内容与方法
  实施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的主要内容,包括制定明确、合理的财政支出绩效目标,建立科学、规范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部门为完成绩效目标采取的管理措施,对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及效果实施考核与评价,运用考评结果提高预算编制、执行和管理水平。
  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方法。绩效考评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考评方法主要包括:①比较法,是指通过对绩效目标与绩效结果、历史情况和考评期情况、不同部门和地区同类支出的比较,综合分析考评绩效目标完成情况的考评方法;②因素分析法,是指通过分析影响目标、结果及成本的内外因素,综合分析考评绩效目标完成情况的考评方
  法;③公众评价法,是指对无法直接用指标计量其效果的支出,通过专家评估、公众问卷及抽样调查,对各项绩效考评内容的完成情况进行打分,并根据分值考评绩效目标完成情况的考评方法;④成本效益分析法,是指将一定时期内的支出与效益进行对比分析,来考评绩效目标完成情况的考评方法。
  3.指标选择
  确定合理的绩效考评指标,是财政支出绩效考评的关键。根据西方一些国家绩效考评实践经验,绩效考评指标的选择要遵循相关性、可比性、重要性和经济性原则来确定。
  ①相关性原则,即选定的绩效考评指标与部门的绩效目标要有直接的联系;
  ②可比性原则,即对具有相似目的的工作选定共同的绩效考评指标,保证考评结果可以相互比较;
  ③重要性原则,即要对绩效考评指标在整个考评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筛选,选择*2代表性、最能反映考评要求的指标;
  ④经济性原则,即绩效考评指标的选择要考虑现实条件和可操作性,在合理成本的基础上实行考评。
  绩效考评程序一般分为前期准备、实施评价和撰写考评报告三个阶段。
  中央部门和财政部应当将绩效考评结果作为以后年度编制和安排预算的重要参考依据。为增强财政支出的透朗度,财政部和中央部门应建立部门绩效考评信息公开发布制度,将绩效考评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其重要意义是有利于公众了解和监督预算资金使用与管理状况,有利于促进政府部门按规定程序决策,有利于增强预算管理者的责任感。
  最后,高顿网校小编预祝大家在今后的经济师考试中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