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则是经济师2014年考试《货币与金融》温习的重要笔记讲解,请尽快吸收,因为这只是考试其中一部分。  《货币与金融》考试内容
 
  (一) 货币需求
  掌握货币需求和货币需求量的定义;熟悉交易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了解凯恩斯“流动性偏好学说”的基本思想,掌握影响流动性偏好的三种动机和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了解凯恩斯货币求理论的发展;掌握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熟悉其关于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的观点。
  1. 货币需求与货币需求量
  货币需求:指经济主体能够并愿意持有货币的行为。
  其中,需求是有效需求,是能力和愿望的统一体。货币需求派生于商品需求。
  货币需求量: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经济中各个部门需要持有货币的数量,即一定时期内经济对货币的客观需求量。
 
  2.传统货币数量说 (现金交易数量说和现金余额数量说)
  (1)费雪的现金交易数量说
  交易方程式:由费雪提出,
  M(货币量)V(货币流通速度) = P(物价水平)T(商品和劳务的交易量),其中,V,T稳定,反映的是货币量M决定物价水平P的理论。
  (2)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数量说
  剑桥方程式:由庇古提出,
  п(货币价值)= K(总资源中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比重)*Y(总资源) / M(货币供给) ,
  K*Y代表真实货币需求
  该式也说明物价与货币价值的升降取决于货币量的变化。
  关系:二者都认为商品价格和货币价值的升降取决于货币数量的变化,但剑桥方程式中的货币需求不仅包括交易货币,还包括贮藏货币。
 
  3,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流动性偏好理论
  影响人们流动性偏好的三项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L=L1(Y)+L2(i),
  其中,L1(Y)指交易性需求,是国民收入Y的增函数;L2(i)指投机性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
  利率过低,流动性偏好就有决定性。i0的水平线为流动性陷阱。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时建立在“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收入是短期资产”这两个假定上,将货币作为宏观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的经济变量和政策变量来研究。
 
  4,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说
  影响人们持有实际货币的四因素:财富总额;财富构成;金融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其他因素。
  货币需求函数:M(名义货币量)/P(物价水平) = f(Yp(恒久性收入);W(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例);im(存款的预期名义收益率),ib(债券的预期名义收益率),ie(股票的预期名义收益率),1/P *dP/dt(物价水平的预期变动率);μ(随机因素的影响总和))
  千万别指望别人给你养孩子,生了孩子还是得自己养活。——高顿网校谚语相赠

 

 
扫一扫微信,关注*7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