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顿网校会为你及时更新的*7考试信息,敬请关注!建议把高顿网校官网加入收藏夹!经济师2014年《中级基础》:货币政策概念,快来复习吧。  (一) 货币政策
  1,定义:是金融政策的一部分,是一国金融当局制定和执行的通过货币量和利率等中介指标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手段。包括:货币政策目标,实现目标所运用的政策工具,预期达到的政策效果三部分。
  2,货币政策目标: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平衡国际收支。
  《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2007单选
  2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规定,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A),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A.保持货币币值稳定B.实现充分就业
  C.保持物价稳定D.保持利率稳定
 
  3,货币政策工具
  A,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法定存款准备率:采取紧缩政策时提高准备率;采取扩张政策时降低准备率。
  缺陷:商业银行可通过变动超额储备来抵消中央银行存款准备率的作用;作用力度很强;成效较慢,时滞很长。
  再贴现率:比存款准备率工具的弹性要大,力度相对缓和一些,但主动权操纵在商业银行手中。
  公开市场业务:更具有弹性;主动权完全掌握在中央银行手中。
  B,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消费者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优惠利率、预缴进口保证金等。
  C,直接信用控制:如规定存贷款*6利率限制、信用配额、流动比率和直接干预。
  D,间接信用指导:包括道义劝告和窗口指导
 
  2007单选
  26.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以外的各种耐用消费品的销售融资予以控制,这种货币政策工具是(D)。
  A.生产者信用控制B.商业信用控制
  C.证券市场信用控制D.消费者信用控制
 
  4,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选择中介目标的原则:可控性、可测性和相关性。
  常用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利率、货币供应量、超额准备金或基础货币。
 
  2007单选
  31.从l996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将(A)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
  A.货币供应量B.存款准备金
  C.超额准备金D.基础货币
 

 

 
扫一扫微信,关注*7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