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师《中级工商》第七章:杠杆理论,步步迈向11月1日的考试成功之路。
  1.概念
  财务管理中存在着杠杆效应表现为:由于特定费用(如固定成本、固定财务费用)的存在而导致的、当某一财务变量以较小的幅度变动时,另一相关财务变量以较大幅度变动。杠杆的作用程度可以借助于杠杆系数描述。杠杆系数越大说明因素变动后目标值变动的幅度越大。
 
  2. 营业杠杆
  营业杠杆又称营运杠杆,指企业在经营决策时对经营成本中固定成本的利用。运用营业杠杆可获得一定的杠杆利益,同时也承受相应的风险。一般可用营业杠杆系数来衡量。
 
  (1) 营业杠杆利益――熟悉
  营业杠杆利益指在扩大销售额(营业额)的条件下,由于经营成本中固定成本相对降低,所带来的增长程度更快的经营利润(指息税前利润)。即在一定产销规模内,由于固定成本不变,随着产销量的增加,单位销量所负担的固定成本会相对减少,从而给企业带来额外的收益。
 
  (2) 营业风险――熟悉
  营业风险也称经营风险,指与企业经营相关的风险,尤其是指利用营业杠杆而导致息税前利润变动的风险。
  影响营业风险的因素有:产品需求的变动、产品售价的变动、单位产品变动成本的变动、营业杠杆变动等。营业杠杆变动对营业风险的影响最综合,企业要取得杠杆利益,就须在营业杠杆利益与风险之间作出权衡。
 
  (3) 营业杠杆系数(DOL)――熟悉
  营业杠杆系数(DOL)也称营业杠杆程度,是息税前利润(营业利润)的变动率相对于销售额变动率的倍数。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DOL-营业杠杆系数;EBIT-营业利润,即息税前利润;DEBIT-营业利润的变动额;S-营业额;DS-营业额的变动额。
  按销量确定的公式:
  其中,Q是销量,P是单价,S是营业额,V是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F是固定成本总额,C是变动成本总额。
 
  (4) 营业风险分析:指与企业经营有关的风险,尤其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由营业杠杆带来的营业利润下降的风险。
  由于营业杠杆的作用,当营业额下降时,营业利润下降得更快,从而给企业带来营业风险,即息税前利润下降的幅度高于营业额下降的幅度。营业杠杆系数越高,经营风险也越大。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高顿网校为人处世

 

 
扫一扫微信,关注*7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