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给大家罗列了经济师备考:经济基础知识税收的基本涵义与特征。  第十二章 税收基本制度
 
  一、税收的基本涵义与特征
 
  (一)税收的基本涵义(掌握)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其政治权力,依法参与单位和个人的财富分配,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对税收内涵的理解:
  1.税收的征收主体是国家,征收客体是单位和个人。
  2.税收的征收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或者说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3.税收征收的依据是法律,凭借的是政治权力,而不是财产权力。
  4.征税的过程是物质财富从私人部门单向地、无偿地转给国家的过程。
  5.从税收征收的直接结果看,国家以税收方式取得财政收入。
 
  「例题1.单选题」(2014年)税收是国家凭借其( )取得的财政收入。
  A.经济权力
  B.信用
  C.政治权力
  D.经济实力
  [答案]C
 
  「例题2.单选题」税收的征收主体是()。
  A.国家
  B.财政部
  C.中央银行
  D.税务局
  [答案]A
 
  (二)税收的基本特征(掌握)
  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1.税收的强制性指征税凭借的是国家的政治权力,通过颁布法令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违抗。
  2.税收的无偿性——无直接偿还性税收的无偿性是相对的,税收对具体纳税人而言具有无偿性,但是对于全体纳税人而言由具有返还性。
  3.税收的固定性税收的固定性特征是指税收的确定性和征收标准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例题。多选题」(2004年、2014年、2014年)税收的基本特征有()。
  A.自觉性
  B.强制性
  C.无偿性
  D.有偿性
  E.固定性
  [答案]BCE
 
  二、税制要素与税收分类
  (一)税制要素税收制度基本构成要素主要有: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加成和减免、违章处理等。
  1.纳税人(掌握)
  纳税人:指税法规定享有法定权利、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负税人:指最终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与纳税人可能是合一的,也可能是分离的。在存在税负转嫁(如流转税税种)的情况下是分离的,在不存在税负转嫁(如所得税税种)的情况下,二者是合一的。
 
  「例题。单选题」(2014年)最终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称为( )。
  A.课税对象
  B.纳税人
  C.征收主体
  D.负税人
  [答案]D
  所有的胜利,与征服自己的胜利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高顿网校唯美语句

 

 
扫一扫微信,关注*7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