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顿网校小编提醒您,及时登录 经济师官方网站报名,以免耽误您的考试。经济师《中级金融》讲义之第十一章第二节:金融监管概述,请收藏好。  一、定义与目标
  1.定义
  是指金融监管机关通过制定市场准入、风险监管和市场退出等标准,对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实施有效约束,确保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健运行。
  2.金融监管的目标
  实现金融业经营与国家金融货币政策的统一
  减少金融风险,确保经营安全
  实现公平有效竞争,促进我国金融业健康发展
  3.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
  依法监管原则
  公开、公正的原则
  效率原则
  适度竞争
  谨慎监管原则
 
  二、金融监管的理论
  1.公共利益论
  监管被看成是政府用来改善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的手段
  2.特殊利益论
  3.社会选择论:管制制度是公共产品,监管者应该坚持独立性
  4.经济监管论:监管是在供给和需求关系相互作用下的产品
 
  三、金融监管制度与模式
  1.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体制
  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后,以美国、英国、日本、法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实行了这种监管体制。
  2.混业经营、集中监管体制
  混业经营体制指金融机构可以经营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在内的全方位金融业务的经营体制。以德国、瑞士为代表
  三点原因:银行机构提供金融服务的水平、金融监管水平、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发展程度
  3.金融监管模式的发展
  目前英国、日本:混业经营、集中监管
  美国:混业经营、分业监管
 
  四、我国金融监管的发展历程:以监管机构设立为主线
  1.*9阶段:1984年以前
  2.第二阶段:1984-1991年,央行独立,形成专门金融监管机构
  3.第三阶段:1992-1997年,1992证监会成立,分业监管初现雏形
  4.第四阶段:1998-2002年,1998保监会成立
  5.第五阶段:2003年至今,2003银监会成立
 
  例题:单项选择题
  从2003年4月以来,( )专门从事银行监管职能。
  a.国家开发银行
  b.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c.中国人民银行
  d.中国建设银行
  答案:b
  意志目标不在自然中存在,而在生命中蕴藏。——高顿网校做人原则

 

 
扫一扫微信,关注*7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