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的经济师《中级金融》第八章第三节:货币均衡,请尽快消化掉,记不住的可以做笔记写下来。  一、货币均衡的概念
  1.均衡是一个物理学概念,那么用在这里表示从某一时期来看,货币供给量与货币需求量在动态上保持一致的现象。表现为市场繁荣、物价稳定等。
  2.熟悉货币容纳量弹性这个概念。也就是说,货币均衡并不是货币供给量绝对的等于货币需求量,而是具有一定的弹性,在这个弹性范围之内,货币供给量与货币需求量发生偏离也是货币均衡。
  3.掌握货币均衡时,还得联系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之间的均衡关系。
  货币均衡是实现社会总供求平衡(经济均衡)的前提条件,而社会总供求平衡是货币均衡的现象形态。
 
  例题:多选
  货币均衡同经济均衡具有内在的()
  a矛盾性 b独立性 c分散性 d统一性 e一致性
  答案:de
 
  is曲线:在不同的利率和收入水平组合下,经济均衡点的轨迹
  lm曲线:在不同的利率和收入水平组合下,货币均衡点的轨迹
 
  二、货币均衡的标志
  归根结底,经济均衡才能实现货币均衡,所以,经济均衡的标志就是货币均衡的标志,体现为:
  1. 物价变动率是市场经济下衡量货币均衡与否的主要标志。
  一般来说,物价变动率在3%以内即为货币均衡,否则为货币失衡。
  2. 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率是计划经济条件下货币均衡与否的主要标志。
  由于物价受到国家控制,只有通过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率来衡量货币是否均衡。货币流通速度加快,说明货币供给不足;货币流通速度延缓,说明货币供给过多。
  3. 货币流通速度与物价指数的结合是转轨经济时期货币均衡与否的标志。
 
  例题:单项选择题
  在经济转轨时期,衡量货币是否均衡的标志是( )
  a. 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率
  b. 物价变动率
  c. 汇价变动率
  d. 货币流通速度和物价指数
  答案:d
  解析:同学们要对不同经济体制下衡量货币是否均衡的条件进行区分,避免混淆。
 
  四、影响货币供给量的因素
  1.商业银行的信贷收支与货币供应量
  1998年央行实行新的信贷资金融通办法后,商业银行对央行的倒逼机制逐渐被打破
  2.财政收支与货币供应量
  财政收支对货币供应量的最终影响,取决于财政收支状况及其平衡办法。
  (1)财政收支平衡对货币供应量没有影响
  (2)财政结余引起货币供应量减少
  (3)财政赤字对货币供应量影响取决于赤字弥补办法:
  *9,动用历年结余弥补赤字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取决于央行压缩的资产规模与财政动用历年结余规模的比较;
  第二,发行政府债券弥补赤字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取决于承购主体及资金来源;
  第三,向央行透支和借款,会引起货币供应量增加
 
  例题:单项选择题
  如果财政有赤字,货币供应量的变动状况是:
  a.增加 b.减少 c.不确定 d.不变
  答案:c
 
  例题:单项选择题
  财政赤字能否引起通货膨胀,取决于()。
  a.赤字的多少 b.赤字的弥补办法
  c. 赤字形成的原因 d. 赤字发生的时间
  答案:b
 
  3.黄金外汇储备与货币供应量
  (1)黄金购销量与货币供应量
  黄金收购量大于销售量:货币供应量增加
  黄金收购量小于销售量:货币供应量减少
  (2)国际收支与货币供应量
  顺差:货币供应量增加
  逆差:货币供应量减少
  (3)金价和汇价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例题:单选
  收购黄金外汇是中央的基本业务。如果黄金收购量大于销售量,基础货币量()。
  a.减少 b.增加
  c.不变 d.不确定
  答案:b
 
  例题:多项选择题
  对货币供应量有决定性影响的因素有( )
  a.信贷收支 b.资本收支 c.财政收支
  d.贸易收支 e.国际收支
  答案:ace
  我宁愿靠自己的力量打开我的前途,而不求权势者垂青。——高顿网校旷世名言

 

 
扫一扫微信,关注*7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