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顿网校友情提醒,高顿网校小编为您精心编制的2014年初级经济师夏季*7的《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课税对象及税率。
  课税对象(掌握)
  课税对象也称为征税对象,是指税法规定的课税的目的物,是课税的依据或根据。它是区别税种的主要标志。
  我国将课税对象分为:(1)流转额;(2)所得额;(3)财产额;(4)其他。
  依据课税对象的不同,可以将我国的全部税种划分为流转税类、所得税类、财产税类和其他税类。
 
  「例题。单选题」(2004年)课税对象又称征税对象,即( )征税。
  A.对什么人    B.对什么目的物
  C.对什么地点   D.在什么时间
  [答案]B
 
  3.税率(掌握)
  税率是指税法规定的每一单位课税对象所应纳税额的比例或标准,它是计算应纳税额的尺度。税率是税收政策的中心环节。
  税率的分类
  (1)按税率的表现形式,分为用绝对量表示的税率和用百分比表示的税率。
  用绝对量表示的税率,也称定额税率或固定税率。——从量税
  用百分比规定的税率——从价税。
  按照税率与课税对象的变动关系,可以分为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和累退税率。
  ①比例税率:对同一课税对象按一个百分比的税率课税。比例税率一般适用于对商品劳务的课税。其特点是计算简便,征收效率高,但它有悖于量能纳税原则。比例税率是我国运用最广泛的一种税率形式。
  ②累进税率:按照课税对象数额大小,分为若干个级次,并规定相应的由低到高的税率。累进税率一般适用于对所得和财产的课税。累进税率的优点是税负公平,具有自动调节功能,缺点是计算较复杂。
  累进税率又可以分为全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
  全额累进税率:全部应税数额都适用于相应的*6等级的税率课税。
  超额累进税率:一定数量的课税对象可同时适用几个等级部分的税率。
  全额累进税率:
  甲应纳税所得额为490元,则应纳税额=490*5%=24.5元;
  乙应纳税所得额为510元,则应纳税额=510*10%=51元。
  税后收入甲〉乙
  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简单,但累进程度高,尤其是在级距临界点附近容易出现税负增长超过所得增长的不合理现象。
  超额累进税率:
  甲应纳税所得额为490元,则应纳税额=490*5%=24.5元;
  乙应纳税所得额为510元,则应纳税额=500*5%+(510-500)*10%=26元。
  税后收入甲〈乙
  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复杂,但是累进程度低,可以避免税负增长超过所得增长的不合理现象。在累进税率方法下,世界各国多采用超额累进税率。
  ③累退税率:是指当课税对象数额增加时,税率反而逐级递减的税率。实践中并无真正的累退税率。
 
  「例题1.多选题」(2014年)按税率与课税对象的变动关系分类,税率分为( )。
  A.比例税率  B.平均税率
  C.累退税率  D.累进税率
  E.边际税率
  [答案]ACD
  「例题2.单选题」比例税率一般适用于对()的课税。
  A.商品劳务  B.财产
  C.所得    D.个人收入
  [答案]A
  「例题3.单选题」如果规定每平方米土地征多少土地使用税,这种税率属于()。
  A.固定税率  B.比例税率
  C.累进税率  D.累退税率
  [答案]A
  「例题4.单选题」(2014年)下列税率中,能够与纳税人的负担能力相适应、具有自动调节功能、可以体现税负公平的是( )。
  A.固定税率  B.累进税率
  C.比例税率  D.平均税率
  [答案]B
  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高顿网校名人哲理

 

 
扫一扫微信,关注*7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