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备战经济师的莘莘学子们进来学习经济师2014年8月份:经济基础科目的汇率是什么?也请大家加强自身的课堂笔记,这样就是双保险。  3.汇率的种类
  (1)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
  远期汇率和即期汇率常常不一致。如果货币的期汇比现汇贵,则称该货币远期升水;如果期汇比现汇便宜,则称该货币远期贴水;如果两者相等,则称为平价。
  「例题。单选题」(2014年)银行挂出的人民币对美元的即期汇率是:USD1=CNY7.5865;3个月远期汇率是:USD1=CNY7.4992.这表明人民币远期( )。
  A.升水
  B.贴水
  C.升值
  D.贬值
  [答案]A
  (2)基本汇率与套算汇率
  基本汇率是指一国货币对关键货币的汇率。大多数国家选择本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作为基本汇率。套算汇率又称交叉汇率,是指对其他外国货币的汇率。
 
  4.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掌握,新增)
  (1)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逆差,外币升值,本币贬值;国际收支顺差,外币贬值,本币升值。
  (2)相对通货膨胀率
  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国内外通货膨胀差异是决定汇率长期趋势的主导因素。如果通货膨胀率高于他国,则该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趋于贬值;反之则升值。
  (3)相对利率
  利率对汇率的影响尤其在短期极为明显。高利率货币升值(即期)
  (4)总需求与总供给
  总需求增长快于总供给时,本币一般呈贬值趋势。
  (5)市场预期
  如果市场预期本币贬值,则最终将导致本币的实际贬值。
 
  「例题1.单选题」在短期,对汇率变动影响最为显著的因素是( )。
  A.利率
  B.通货膨胀率
  C.国际收支
  D.总供求
  [答案]A
 
  「例题2.单选题」(2014年中级经济基础)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决定汇率长期趋势的主导因素是( )。
  A.国际收支
  B.国内外通货膨胀率差异
  C.利率
  D.总供给与总需求
  [答案]B
 
  「例题3.多选题」(2014年中级经济基础)导致一国货币升值的因素有( )。
  A.国际收支顺差
  B.对外贸易持续逆差
  C.通货膨胀率比他国低
  D.提高利率
  E.总需求增长快于总供给
  [答案]ACD.
 
  5.汇率决定理论(掌握,新增)
  (1)购买力平价理论(掌握)
  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于1922年提出购买力平价理论。这一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两国货币的购买力之比是决定汇率的基础,汇率的变动也是由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变化引起的。购买力平价是指两国货币的购买力之比,货币的购买力与一般物价水平成反比,是一般物价水平的倒数。
  购买力平价分为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
  ①绝对购买力平价
  绝对购买力平价说明的是某一时点上汇率的决定,即汇率等于两国一般物价水平之比。用e表示直接标价法下的汇率,Pd和Pf分别表示本国和外国一般物价的绝对水平,则其公式为:
  ②相对购买力平价
  相对购买力平价说明的是某一时期汇率的变动,即两个时点的汇率之比等于两国一般物价指数之比。用
  分别表示基期汇率和报告期汇率,PId和PIf分别表示本国和外国一般物价指数,则其公式为:
  熟悉相对购买力平价和绝对购买力平价之间的关系:如果绝对购买力平价成立,相对购买力平价一定成立。反过来,如果相对购买力平价成立,绝对购买力平价就不一定成立。
 
  「例题1.单选题」(2004年中级经济基础)假设A国的通货膨胀率为6%,B国的通货膨胀率为4%,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A国货币汇率在外汇市场上趋于( )。
  A.升值
  B.贬值
  C.升水
  D.贴水
  [答案]B
  [解析]直接标价法下汇率上升,表明本币贬值,外币升值。
 
  「例题2.多选题」(2004年中级经济基础)绝对购买力平价与相对购买力平价的关系是( )。
  A.绝对购买力平价成立,相对购买力平价一定成立
  B.绝对购买力平价成立,相对购买力平价不一定成立
  C.相对购买力平价成立,绝对购买力平价一定成立
  D.相对购买力平价成立,绝对购买力平价不一定成立
  E.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是等价关系
  [答案]AD
 
  「例题3.多选题」(2004年、2014年中级经济基础)下列关于购买力平价理论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货币的购买力与一般物价水平成反比
  B.绝对购买力平价与相对购买力平价是等价关系
  C.货币的购买力与一般物价水平成正比
  D.绝对购买力平价成立,相对购买力平价一定成立
  E.相对购买力平价成立,绝对购买力平价不一定成立
  [答案]ADE
  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高顿网校名人信念

 

 
扫一扫微信,关注*7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