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4年11月的经济师的孩儿们,2014经济师《中级邮电》通信产业概述——第二节和第三节,内容还不算多, 尽快占为己用。  第二节通信产业的发展趋势
  一、融合与分化的趋势
  二、通信全球化发展趋势
 
  第三节通信与社会信息化
  一、 信息化概述
  (一)信息化
  ?信息化:是指社会经济的发展,从以物质与能源为经济结构的重心,向以信息为经济结构的重心转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装备国民经济各部分和社会各领域,从而极大地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
  (二)信息化的层次:
  ?企业信息化,产业信息化,国民经济信息化,社会信息化。
  (三)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测度
  ?美国学者波拉特:劳动结构方法
  劳动力结构:劳动就业人口在不同产业上分布,或者说不同产业的劳动就业人口在总劳动就业人口中所占的比重;
  1954年美国进入信息化社会,1965年英国,1974年日本等。
  ?信息化指数方法
  日本学者:小松峙清,1965年提出的。
  指标体系:信息量(q)、信息装备(e)、信息主体水平(p)、信息系数(u)四个量;
  重点是信息系数:它反映了个人消费中除去衣食之外的杂费所占的比重。
  测算方法是:先将基年各项指标的值定为100,然后分别将测算年度的指标值除以基年指标值,得到测算年度的各项指标值的指数,再将各项指标指数求算术平均,即得到信息化指数。
  我国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20项指标体系。
  如果有了胡子就算学识渊博,那么,山羊也可以讲课了。——高顿网校谚语相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