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顿网校小编提醒各位参考(经济师)的人员们,烦请及时登录您所在的各省市官方网站报名,以免耽误您的11月份考试。  二、货币供给
 
  (一)货币供给与货币供应量
 
  1、货币供给和货币供给量的定义---掌握
  (1)货币供给:货币供给主体即现代经济中的银行向经济主体供给货币以满足其货币需求的行为。分为:
  货币供给的机制-----侧重于货币的创造过程
  货币供给的决定-----侧重于分析决定货币供应量的因素
  (2)货币供应量:是指非银行部门持有的货币资产数量,即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因此货币供应量在数量上就等于流通中的货币量。两者呈一一对应的关系。
 
  2、货币供给层次划分
  (1)货币供给层次划分基本原则:一般依据资产的流动性,即各种货币资产转化为通货或现实购买力的能力来划分不同货币层次。
  (2)我国货币层次划分为:
  (1)M0=流通中现金
  (2)M1= M0+银行活期存款
  (3)M2= 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注意:流通中现金和银行活期存款为流通中的货币,是我国的狭义货币供应量(M1);
  M2是广义货币量,包括M1以及潜在的货币量。
 
  【应用举例】
  【2006年单选题】通常情况下,划分货币层次的依据是货币资产的( )。
  A.收益性  B.安全性   C.流动性  D.可得性
  答案:C
 
  【2005年单选题】为实现对货币流通的分别管理、重点控制,货币当局将全部货币分解开来,划分成不同层次。划分货币层次的基本标准是( )
  A.统计工作的可行性  B.货币资金的安全性
  C.货币的流动性    D.金融资产的可控性
  答案:C
 
  【2005年单选题】根据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标准,既属于狭义货币供应量M1,又属于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是( )
  A.活期存款   B.定期存款   C.储蓄存款   D.财政存款
  答案:A
  解析:M2= 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M1= M0+银行活期存款
  高顿网校之短句汇编:谚语可以体现一个民族的创造力,智慧和精神。 —— 培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