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高级经济师副高职称评审工作即将启动,新一轮政策调整在学历门槛、业绩权重、跨专业认定等方面释放多重利好,根据最新发布的《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规定》,评审将延续“考试+评审”双轨制,申报者需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并满足属地化条件,具体一起来看看吧。
高级经济师副高职称评审要求
一、2026年高级经济师副高职称评审有哪些硬性门槛?
2026年评审政策在学历与资历双轨制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准入条件。
专科生需取得中级资格后从事经济工作满10年,本科及以上学历者缩短至5年,博士仅需2年,体现对高层次人才的倾斜。
跨专业申报通道拓宽,会计、审计等中级资格持有者无需重复考证,房地产估价师、咨询工程师等职业资格可1:1对应中级经济师资格。
值得注意的是,公务员群体被排除在申报范围外,申报材料需通过单位公示、社保核验等环节,确保工作经历真实性。
部分省份新增“告知承诺制”,简化流程但强化事后核查,严打学历造假、业绩注水等行为。
二、2026年高级经济师副高职称评审如何准备业绩材料?
评审专家对业绩材料的审核聚焦“真实性”与“数据化价值”。
申报者需采用STAR法则(情境-任务-行动-结果)量化成果,如“通过成本管控体系使单位产品成本下降18%”等具体案例更具说服力。
团队项目中需明确个人贡献,引用项目分工表、领导评价等佐证材料。
新兴领域从业者可突出数字化转型、绿色金融等创新实践,技术专利、行业标准等成果可替代部分论文要求。
此外,基层服务满20年者需梳理县域经济项目数据,如“服务覆盖人数超10万人”等社会效益指标将显著提升竞争力。
建议提前1-2年整理材料,避免临时拼凑导致逻辑漏洞。
以上就是【2026年高级经济师副高职称评审要求:这3类人群迎政策红利】的全部内容,想要了解更多高级经济师报考知识,欢迎前往高顿经济师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