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收到大家关于中级经济师考试条件的咨询,今天这篇文章就为大家系统梳理2026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的关键信息,涵盖报名资格、考试节奏及科目形式三大核心问题,帮助大家提前规划备考。根据官方文件要求,2026年考试政策大概率延续现行标准,不会有明显变动,但细节上需特别注意属地化要求和工作年限计算(截至2026年12月31日)。
中级经济师考试条件
一、2026年中级经济师考试条件有哪些?
报考中级经济师的核心门槛是“学历+工作年限”组合,需满足以下任一条件:
高中/中专学历:需先取得初级经济师资格(如初级经济师证、导游资格证或银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且从事财税、金融、经济管理等相关工作满10年。
专科学历:需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6年(如企业财务、审计、统计岗位等)。
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需满4年工作经验。
第二学士学位/研究生班毕业:需满2年。
硕士学位:需满1年。
博士学位:无工作年限要求,可直接报考。
重要提示:
学历必须是国家承认的正规学历(含自考、成考),需提供学信网可查证明。
工作年限可累计计算非全日制学历在读期间的工作经历。
部分省份(如北京、上海)实行属地化管理,需提供本地社保或户籍证明。
二、中级经济师考试时间如何安排?
2026年中级经济师考试仍按“全国统考+属地管理”模式组织,关键时间节点如下:
报名时间:预计2026年7月下旬至8月中旬(参考2025年7月23日–8月13日)。
统一入口:中国人事考试网(www.cpta.com.cn),需提前注册账号并准备学历证明、工作年限证明(单位盖章)。
各地截止时间略有差异(如西藏可能截止到8月11日),需密切关注属地人事考试网通知。
考试时间:预计2026年11月中旬(参考近年11月考试规律)。
科目分两天进行:第一天考《经济基础知识》,第二天考《专业知识与实务》(含财政税收等10个专业可选)。
每科考试时长1.5小时,两场间隔40分钟。
提醒:成绩公布通常在考后30天左右(12月上旬),取证后证书全国有效。
三、中级经济师考试形式和内容有何特点?
考试形式:全面机考(上机操作),题型均为客观题。
1、科目与分值:
《经济基础知识》(140分):70道单选(1分/题)+35道多选(2分/题)。
《专业知识与实务》(140分):60道单选+20道多选+20道案例分析题(均为选择题)。
合格线:双科均需≥84分(总分140分的60%)。
2、特点与备考建议:
案例题(如财政税收专业)侧重实操场景分析,需熟悉政策应用(如增值税计算、税收优惠)。
推荐提前模拟机考系统(中国人事考试网提供练习入口),避免操作失误。
以上就是【2026年中级经济师考试条件有哪些?一文解答】的全部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中级经济师报考知识,欢迎前往高顿经济师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