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考试科目和内容对比
中级经济师就考两科:《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实务》。
-经济基础像“大杂烩”,覆盖经济学基础、财政、金融、统计、会计、法律六个模块,知识点多但都浅尝辄止。比如学财政,你只需要知道分税制是啥,不用算税率;学统计,记住标准差公式就行,不用实际套数据算。
-专业实务有10个方向可选,比如人力、工商、金融这些“万金油”专业,考试内容更偏向理论,比如问你“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啥,而不会让你实操设计薪酬体系。
中级会计师要考三科:《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
-会计实务是老大难!长期股权投资、合并报表这些内容,没个会计底子根本搞不懂分录逻辑。考试还爱出综合题,比如给你一家公司半年账目,让你调整错账、编利润表,一步错步步错。
-财务管理公式多到爆炸!资本成本、杠杆系数、现金流折现……光背公式没用,得会套案例计算。比如考你“用净现值法判断是否投资一条生产线”,手速慢点都做不完。
-经济法看似简单,实则坑多。比如公司法里“股东会决议无效的情形”,少背一条直接丢分。主观题还考法条默写,背到怀疑人生。
举个栗子:同样是考“成本”,经济师可能问你“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区别”,而会计师会让你“计算某产品盈亏平衡点,并分析销量变动对利润的影响”。一个考概念,一个考应用,难度立见高下!
二、考试形式和通过率
中级经济师:全是选择题!单选、多选、案例分析(本质也是选择题),140分满分84分及格。比如考“货币政策工具”,选项里挑出“降准”和“公开市场操作”就完事。
通过率30%左右,很多零基础突击3个月也能过,尤其是选人力、工商这类专业,计算题少到可以忽略。
中级会计师:主客观题混合!选择题只占45%,剩下55%是计算分析、综合题、简答题。比如《财务管理》一道综合题20分,你得算现金流、写决策依据,还得注意单位换算(万元和元混用直接扣分)。
通过率只有10%-15%,考过的人都说:“三年过三科,头发掉一半”。很多考生卡在《会计实务》58、59分,当场崩溃。
三、报考条件不同
中级经济师的报考条件:
凡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行和业务素质,符合中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条件的经济专业人员,均可报名参加考试。
报名参加中级资格考试的人员,除具备基本条件外,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高中毕业并取得初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10年;
2.具备大学专科学历,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6年;
3.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4年;
4.具备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2年;
5.具备硕士学位,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1年;
6.具备博士学位。
中级会计的报考条件: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无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热爱会计工作,具备相应的会计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报名参加中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1.具备大学专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5年。
2.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4年。
3.具备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会计工作满2年。
4.具备硕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1年。
5.具备博士学位。
6.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经济、统计、审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
中级经济师的报考学历更低一些,最低高中起报,但对大学专科工作年限的要求要高一些。
四、考试时间不同
25年中级经济师和中级会计的考试时间已出,中级会计的考试时间早于中级经济师。
中级经济师考试时间为:2025年11月1日-2日。
中级会计的考试时间为:2025年9月6日至8日。
五、拿证要求不同
中级经济师要求在连续的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两科,每科满分140分,84分合格。
中级会计要求在连续的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三科,每科满分100分,60分合格。
虽然都要求两年内通过全部考试,但中级经济师只需要考两科,备考压力比中级会计小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