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的经济师之《中级经济基础》辅导——财政收入原则与分类,请未来准经济师们早日看完。然后抓紧时间看其他章节,高顿网校已万事俱备。
  1,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原则
  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实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需要而筹集的一切资金的总和。财政收入表现为政府部门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个财政年度)所取得的货币收入。
  财政收入原则:
  *9,发展经济,扩大财政收入来源的原则;
  第二,兼顾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的原则:必须根据经济的客观承受能力、规范的形式和相对稳定的标准取得财政收入;
  第三,规范政府间收入分配关系的原则: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取决于政府间事权的合理划分,这种分配关系应该以规范的体制形式确定下来,并保持相对稳定。
 
  2,财政收入分类
  国际上通常将财政收入分为税收收入、国有资产收益、国债收入和收费收入等。
  *9,.税收收入
  税收收入是政府凭借其政治权力并按照特定的标准,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地一种形式,它是现代国家财政收入中最重要的收入形式和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税收收入按征税对象的不同分为流转税、所得税和财产税。
  流转税是我国税收收入中的主体税种,主要流转税种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等。除了流转税、所得税和财产税三大类税种外,在我国还可再分出资源税和行为税类。
  税收按计量标准划分,可分为从价税和从量税。
  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划分,可分为价内税和价外税。从目前我国的税制结构看,消费税属于价内税,增值税属于价外税。
  按税负能否转嫁划分,可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
  按税收管理权限的使用权划分,可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和地方共享税
  第二,国有资产收益
  国有资产收益这种收入形式不具有强制性和固定性的特征。
  第三,国债收入
  国债收入具有自愿性、有偿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第四,收费收入
  具体可分为使用费和规费两种。收费收入具有有偿性、不确定性的特点,不宜作为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
 
  3,财政收入规模变化
  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收入分配政策和价格等因素。
  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实行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收入绝对规模持续增长且呈现先慢后快的阶段性特征。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经历一个先降后升的变化过程。
  高顿网校之名人感触:人的一生,总是难免有浮沉。不会永远如旭日东升,也不会永远痛苦潦倒。反复地一浮一沉,对于一个人来说,正是磨练。因此,浮在上面的,的,不必骄傲;沉在底下的,更用不着悲观。必须以率直、谦虚的态度,乐观进取、向前迈进。 —— 松下幸之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