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试内容主要包括经济学基础、财政、货币与金融、统计、会计和法律这六大板块的基础专业知识。以下是各板块考试内容的详细介绍,赶紧来了解一下吧!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试内容
  一、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试内容
  1.经济学基础:考察对经济学基本理论、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等内容。
  2.财政:涵盖财政的基本概念、财政职能、财政政策等,要求考生掌握财政收支、公共支出、税收等方面的知识。
  3.货币与金融:包括货币制度、货币政策、金融市场、金融机构等内容,考察考生对货币、金融理论和实践的理解。
  4.统计:主要涉及统计的基本概念、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方法,以及对统计指标的理解和应用。
  5.会计:考察基本的会计原理、会计准则、会计科目设置、会计报表编制等方面的知识。
  6.法律:包括经济法律基础知识,如合同法、公司法、劳动法等,要求考生了解与经济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科目考试内容广泛,为了取得好成绩,考生需要全面掌握以上各板块的知识,并注重理解记忆和专项突破。可以通过案例、图表方式形象化逻辑性强的理论知识,使用关键词法提高记忆效果,同时,注重总结通用公式、理解记忆方法和计算规律,避免重复学习公式。此外,通过做历年真题来熟悉命题方向、思路和语境,也是一个有效的备考方法。
  二、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试题型分布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试题型分布主要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两种。以下是具体的题型分布和分值情况:
  1.单选题
  题量:共70道
  分值:每题1分,总分70分
  答题要求:从备选项中选出唯一符合题意的选项,选对得分,选错不得分。
  2.多选题
  题量:共35道
  分值:每题2分,总分70分
  答题要求:从备选项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选项,且至少有一个错误选项。完全选对得2分,少选则每个选项得0.5分,选错则本题不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