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木有马上要参加今年经济师考试的亲们?来得正好!下面是【2009年】经济师《初级经济基础》*9章(4)。
  一、 货币的产生和职能
 
  (一)货币的形成和本质(熟悉货币产生的过程,掌握货币的本质)
  从商品交换的发展历史来看,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1.简单或者偶然的价值形式,即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个别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
  2只羊=1把斧子
  2.扩大的价值形式,即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这种商品的价值充分地表现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
  2只羊=1把斧子,或=1担谷,或=1包盐,等等。
  3.一般价值形式,即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统一表现在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某一种商品上;
  4.货币价值形式。当一般等价物最终固定在一种商品上时,这种商品就成为了货币,这种价值形式就是货币形式。
  从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发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揭示了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二)货币的职能(掌握货币的基本职能)
  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是由货币的本质决定的,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具有五种职能:
  1.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充当表现和衡量一切商品价值量大小的尺度;(外在的)。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可以只是观念上的货币,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就是商品的价格。商品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2.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3.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当作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的一般形式而保存起来的职能。
  4.支付手段:是指货币被用来支付商品赊买过程中的延期支付,以及用来支付债务、租金、利息、工资等职能。
  5.世界货币。是指货币越出国内流通领域,在世界市场上执行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高顿网校之为人处世:历史使人聪明,诗歌使人机智,数学使人精细,哲学使人深邃,道德使人严肃,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 Bacon,Fran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