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1关于高等教育投资决策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投资后的收入增量流越长,则上大学的净现值越有可能为正,从而使上大学的可能性更大
  B.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上大学的成本越低,则愿意上大学的人相对就会越多
  C.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大学毕业生与高中毕业生之间的工资性报酬差距越大,则愿意投资于大学教育的人相对来说就会越多
  D.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在折算上大学的未来收益时所使用的贴现率越高,则上大学的可能性就越大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在折算上大学的未来收益时所使用的贴现率越高,则上大学可能性就越小。
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题库第十三章
  2能够达到效用最大化的高等教育投资数量的条件是()。
  A.总成本等于总收益
  B.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
  C.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
  D.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上大学合理年限决策。
  由于存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所以能够达到效用最大化的高等教育投资数量都是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那个点上获得的。
  3对教育投资的回报率进行估计时,把工资性报酬中不应当计入的部分也当成了教育做出的贡献,属于()。
  A.地区偏差
  B.高估偏差
  C.选择性偏差
  D.歧视偏差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教育投资私人收益估计偏差。
  对于高等教育的私人收益情况进行估算,存在高估偏差、低估偏差和选择性偏差三个方面的争论。题干描述的是高估偏差的内容。
  4企业把大学文凭作为筛选工具是一种简单而且预测率也比较高的方法,其支持理论为()。
  A.高等教育的效率工资理论
  B.高等教育的信号模型理论
  C.高等教育的劳动力需求理论
  D.高等教育的劳动力供给理论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高等教育的信号模型。
  高等教育的信号模型理论将高等教育看成是一种信号,认为持有大学文凭确实比持有高中文凭的生产率要高。
  5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国政府在初等教育方面都进行了很大的投资,通常会普及初等义务教育,政府这样做的一个主要原因是()。
  A.初等教育能够带来很高的社会收益
  B.初等教育只能让社会受益,因而只能由政府投资
  C.政府投资于高等教育是不会产生社会收益的
  D.初等教育不能产生私人收益,所以私人不愿意进行投资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教育投资的社会收益。
  教育投资不仅能够产生较高的私人收益率,还能带来较高的社会收益或外部收益。因此选A。

领取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高频考点40个

以上就是【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题库:第十三章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的全部内容。点击领取中级经济师名师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