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基础》初级经济师03年答案(10)
 
  高顿网校小编友情提醒,关注高顿网校,更多的考试信息与您分享。
 
  以下则是《经济基础》初级经济师03年答案(10),请认真核对答案,否则辜负高顿网校小编哟。
 
  50.A    51.D    52.B    53.B    54.A    55.B    56.C
  57.D    58.B    59.A    60.B    61.C    62.A    63.C
  64.D    65.B    66.C    67.C    68.B    69.B    70.D
  71.BDE    72.ABC    73.CD    74.ABDE  75.ABDE
  76.ABDE    77.ACDE   78.ACDE  79.BDE    80.BE
  81.ACDE  82.ABE  83.ABD    84.ACE     85.AC
  86.BCE    87.ABD    88.BCE    89.AD    90.AB
  91.BCD    92.ABCD  93.ABDE    94.CDE    95.AD
  96.ACE    97.ABCD  98.ABDE      99.DE    100.ACD
  101.ACDE  102.ABDE   103.ABD   104.CDE   105.ABCD
 
  解析
  6.解析:三次产业分类法。“三次产业”是*9次产业、第二次产业、第三次产业的简称。所谓*9次产业,是指用自然界本来就存在的劳动对象进行生产的初级产品的生产部门;第二次产业是指对初级产品进一步加工的生产部门,主要是指各种制造业部门;第三次产业则是不生产物质产品而只提供服务的部门,即广义的服务业。
  8.解析:积累基金是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所创造的国民收入中主要用做追加的生产资金部分,它的物质形式是一年内新增加的生产资料总量。积累基金由扩大生产基金、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基金和社会后备基金三部分构成。
  10.解析:当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时,政府应当实行赤字财政政策,以扩大总需求;税收、国债、转移支付都是财政政策手段。
  13.  解析:社会公共需要的层次:(1)保证国家履行其职能的需要。如国防、外交公安司法以及基础教育、生态环境保护等。(2)介于社会公共需要和私人个别需要之间,在性质上难以严格划分的一些需要。如高等教育。(3)建设大型公共设施及公共产业的需要。如邮政、民航。
  15.解析:所谓“两个比重”是指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中央财政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1994年实行了新税制和分税制财政体制,两个比重开始有所回升,但是与世界各国相比仍处于偏低的水平。
  19.解析:在计算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额时,*9步先扣除税法允许该类所得减除的费用,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第二步用应纳税所得额乘以相应的税率(超额累进税率先乘以适用税率,再减去速算扣除数),求得应纳税额。本题:应纳税额=2000×10%-25=175元。
  23.解析:发票是记载经济业务往来内容、额款的书面凭证,是征税的基本依据。税务机关是发票的主管机关。
  38.解析:制造商在决定使用自己的品牌之后,需要决定企业所生产的各种产品是全部使用一种品牌,还是分别使用不同的品牌。企业有四种策略可以选择:个别品牌;统一品牌;分类品牌;企业名称加个别品牌。统一品牌是指企业所有的产品都使用同一个品牌名称。
 
  名人名言:才智无疑是幸福的首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