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描述统计
第23节 描述统计
这是15年新增的一章,需要考生理解数据特征测度,掌握集中趋势的测度指标、离散趋势的测度指标、分布形态的测度指标以及变量间关系的测度指标的计算方法,辨别常用测度数据。
根据历年出题统计,这一章在每年分值不大,可能会在哎3-5分,但是这章知识点本身也不多,大家学起来应该不会太费时。
    【知识点一:数据的分布特征】
在描述统计中,可以通过统计量描述数据的分布特征。对于数据分布特征的测度主要分为三个方面:集中趋势、离散趋势、偏态。
    【知识点二:集中趋势测度】
了解什么是集中趋势,了解均值、中位数、众数的含义、公式、适用范围及特点。这里面的适用范围需要大家详记。
    【知识点三:离散趋势】
同样了解离散趋势的含义,然后了解离散趋势与集中趋势的关系。当然少不了需要了解方差、标准差、离散系数、含义、公式、特点等。
    【总结:常用的数据特征测度】
测度数据的集中趋势、离散趋势的指标,以及各指标是否受极端值影响,是否适用定量数据、分类数据、顺序数据。
    【课后习题】
【例1·单选题】(2003年)集中趋势最主要的测度值是( )。
A.众数   B.中位数  C.均值   D.方差
【答案】C
【解析】均值也叫平均数,是集中趋势中最主要的测度指标。
【例2·单选题】(2014年)某城市2014年4月空气质量检测结果中,随机抽取6天的质量指数进行分析。样本数据分别是:30、40、50、60、80和100,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A. 50    B. 55   C. 60   D.70
【答案】C
【解析】(30+40+50+60+80+100)÷6=60
【例3·单选题】(2007年)某连锁超市6个分店的职工人数由小到大排序后为57人、58人、58人、60人、63人、70人其平均数、中位数分别为(  )。
A.59、58 B.61、58 C.61、59 D.61、70
【答案】C
【解析】
1、平均数=(57+58+58+60+63+70)/6=61人
2、中位数
(1)先排序:题目中数据已经从小到大排好序
(2)确定中位数的位置(6+1) ÷2=3.5
(3)即第3位数和第4位数所对应数值的平均数就是中位数,即(58+60)÷2=59
   【例4·单选题】(2011年)2010年某省8个地市的财政支出(单位:万元)分别为:59000 50002 65602 66450 78000 78000 78000 132100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万元。
A.78000  B.72225  C.66450   D.75894.25【答案】B
【解析】把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位置居中的数值叫做中位数。把题干中的数据按顺序排列就是50002,59000,65602,66450,78000, 78000,78000,132100。
由于所给数据是8个,所以中位数的位置是第4个和第5个数据的平均数。
中位数就是(66450+78000)÷2=2=72225。
【例5·单选题】(2013年)在对数据集中趋势的测度中,适用于偏斜分布的数值型数据是( )。
A.中位数 B.均值 C.标准差 D.方差
【答案】 A
【例6·单选题】(2013年)在某企业中随机抽取7名员工来了解2013年上半年职工请假情况。这7名员工2013年上班年请假天数分别为: 1 5 3 10 0 7 2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A.3 B.10 C.4 D.0
【答案】A
【解析】先从小到大排序0 1 2 3 5 7 10,确定中位数的位置(7+1)÷2=4,第4个数就是中位数。
【例7·单选题】(2014年)下列数据特征测度中,是用于反映偏斜分布数值型数据集中趋势的是( )。
A.离散系数  B.方差   C.标准差   D.中位数【答案】D
【例8·单选题】下面是抽样调查的10个家庭住房面积(单位:平方米):55;75;75;90;90;90;90;105;120;150。这10个家庭住房面积的众数为(   )A.90   B.75     C.55   D.150
【答案】A
【例9·单选题】(2011年)2010年某省8个地市的财政支出(单位:万元)分别为:
59000  50002  65602  66450  78000  78000  78000  132100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万元。
A.78000   78000         B.72225   78000
C.66450   132100         D.75894  25132100【答案】B
【解析】本题先选择众数,可以排除CD。再确定中位数,由于所给数据是8个,所以中位数的位置是第4个和第5个数据的平均数。(66450+78000)/2=72225
    【例10·单选题】(2009年)下列指标中,用于描述数据集中趋势并且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
A.平均数 B.中位数 C.方差 D.标准差
【答案】A
【解析】均值、方差、标准差都容易受极端值影响,但是用于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指标是均值(即平均数),方差和标准差是描述数据离散趋势的指标,因此正确答案为A
    【例11·单选题】(2010年)下列指标中,适于测度顺序数据的指标有( )。
A.均值  B.中位数   C. 方差  D.标准差【答案】B
【例12·单选题】(2010年)集中趋势的测度值对一组数据的代表程度,取决于该组数据的离散水平。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集中趋势的测度值对该组数据的代表性( )。
A.越好   B.越差  C.始终不变   D.在一定区间内反复变化【答案】B
【例13·单选题】(2008年)标准差系数是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与其相应的( )之比。
A.均值 B.极值 C.众数 D.几何平均数
【答案】A
【解析】离散系数也称为变异系数或标准差系数,即标准差与均值的比值。均值为算数平均数,不是几何平均数。
【例14·单选题】(2011年)下列离散程度的测度值中,能消除测度单位和观测值水平不同的影响是( )。
A.标准差 B.离散系数 C.方差 D.均值
【答案】B
【例15·单选题】(2004年)某学校学生的平均年龄为20岁,标准差为3岁;该校教师的平均年龄为38岁,标准差为3 岁。比较该校学生年龄和教师年龄的离散程度,则( )。
A.学生年龄和教师年龄的离散程度相同
B.教师年龄的离散程度大一些
C.教师年龄的离散程度是学生年龄离散程度的1.9倍D.学生年龄的离散程度大一些
【答案】D
【解析】平均值不同的情况下,用离散系数比较离散程度。
学生年龄的离散系数=3/20=0.15
教师年龄的离散系数=3/38=0.0789
离散系数大的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也就大,离散系数小的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也就小。
【例16·多选题】(2010年)数值型数据离散程度的测度指标有( )。
A.中位数 B.均值 C.离散系数 D.标准差 E.方差【答案】C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