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8经济师基础大纲-第五章
  理解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掌握生产要素市场理论基本内容,理解劳动供给曲线和均衡工资决定方法。
  二: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生产者的要素需求是引致需求,生产者使用要素的目的是生产出消费者需要的产品,以获取最大利润。因此所谓生产者使用要素的原则,就是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条件下,根据企业内部的生产状况和市场情况,确定要素的使用量,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即边际要素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产品。
  引致需求:当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生产者需要一种生产要素时,其原因在于该生产要素可以使他们生产出消费者现在或将来愿意购买的商品,则这种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成为“引致需求”或“派生需求”
  生产要素:用于生产物品与劳动的投入,包括劳动、土地、资本等。
  三:生产要素市场理论基本内容
  1、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引致需求。2、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3、完全竞争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4、完全竞争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5、劳动的供给原则。6、劳动的边际效用=劳动的边际收入×收入的边际效用;工资增加的替代效应。7、劳动的供给曲线。
  四:理解劳动供给曲线和均衡工资决定方法、
  ①劳动的供给原则②劳动的供给曲线
  生产要素供给的一般分析
  经济学分析的要素包括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要素的所有者既可以是消费者,也可以是生产者。当要素供给者局限在消费者时,要素供给问题就有一个基本特点,即要素数量在一定时间内是固定不变的。如,每个人每天只有24小时可利用。所以,消费者要将
  全部时间在要素供给和保留自用两种用途上进行分配。
  劳动效用和劳动边际效用
  劳动效用:劳动可以给消费者带来收入,劳动效用实际上是收入效用。劳动边际效用:增加一单位劳动所增加效用
  劳动的供给曲线
劳动供给曲线
  为什么劳动曲线先后面跑了,这涉及两点;一个是替代效应,一个是收入效应
  工资增加的替代效应:收入增加,消费者用劳动替代闲暇,劳动供给增加
  工资增加的收入效应:工资上升,收入增加,消费者更加富有而追求闲暇,减少劳动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