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8经济师基础大纲-第三章
  生产和成本理论。理解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掌握生产者的组织形式、企业形成的理论,辨别成本函数的基本形式和短期成本函数各种曲线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生产函数生产和成本理论生产和成本理论
  二: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
  ①生产函数表示一定时期内,在技术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投入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所有企业都有生产函数。
  ②成本函数的含义:就是表示企业总成本与产量之间关系的公式。分为短期成本函数和长期成本函数。
  三:生产者的组织形式
  ①生产:就是将投入转变成产出的过程。
  ②产出:生产者向社会提供有形的物质产出(食品、机器设备日常用品等)和无形服务产出(医疗、信息服务、金融服务、旅游服务等)。产出是企业获得销售收入的基础。
  ③投入:包括企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生产要素有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投入一般分为可变投入与不变投入。可变投入是研究企业的长期行为;不变投入是研究企业的短期行为。
  ④生产函数及其曲线(一种可变要素)
  1、一种可变要素的短期生产函数Q=F(L,K):K表示资本量固定不变;L:表示劳动量,资本量固定不变时,总产量Q的变化只取决于劳动量L。随着劳动量的变化,会引起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变动。
  2、总产量(TP):生产出来的用实物单位衡量的产出总量。平均产量(AP):总产量除以总投入的单位数。(总量的比)边际产量(MP):在其他投入保持不变条件下,由于新增一单位的投入而多生产出来的数量或产出。(增量的比)
  ⑤生产函数图
生产函数
  四:成本函数的基本形式和短期成本函数各种曲线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短期成本函数可分为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C=b+f(q)
  其中b:固定成本;f(q):变动成本;C:总成本长期成本函数没有固定成本,一切生产要素都是可变的C=f(q)【注】短期成本函数和长期成本函数的区别在于是否含有固定成本
  ①短期总成本=总固定成本+总可变成本------TC=TFC+TVC
  固定成本是指在短期内不随产量增减而变动的成本,如厂房设备的折旧,以及管理人员的工资费用。可变成本是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那部分成本,如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以及生产工人的工资费用。
  ②平均成本――单位产品成本,是生产每一单位产品的成本,是总成本除以总产量所得之商。即:ATC=TC/Q=TFC/Q+TVC/Q(AFC=TFC/Q,AVC=TVC/Q-----ATC=AFC+AVC)
  ③边际成本是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时总成本的增加额,也就是可变总成本的增加额(因为短期内固定成本不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MC=△TC/△Q(MC:边际成本;△TC:增加的总成本;△Q:增加的总产量)
  短期函数曲线(一)
短期函数曲线(一)
  短期函数曲线(二)
短期函数曲线(一)
  图一:
  ①总成本曲线是从纵轴一个截点即产量为0时总成本等于固定成本的那一点开始,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开始以递减的速度上升,产量达到一定水平之后以递增的速度上升。
  ②总固定成本是一条平行横轴的直线
  ③总可变成本曲线从原点出发,之后随产量增加而上升。刚开始以递减的速度上升,产量达到一定水平之后以递增的速度上升。
  ④总变动成本曲线和总成本曲线的变动规律是一致的。
  图二:
  ①平均固定成本曲线随产量的增加而递减,逐渐向横轴接近
  ②边际成本曲线开始时随产量的增加而迅速下降,达到最低点后,便随产量的增加迅速上升,无论是上升还是下降,边际成本曲线的变动都快于平均变动成本曲线。
  ③平均总成本、平均可变成本、边际成本曲线都是先下降后上升的曲线,呈“U”型。
  ④到达最低点由快到慢:边际成本曲线>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总成本曲线,总成本曲线最低点高于边际成本曲线及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