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作为选拔公职人员的关键环节其笔试科目——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行测)与申论始终聚焦考生的综合素养。这两科既考察知识储备广度,又检验思维深度与表达精度是决定能否进入面试的核心关卡。本文将由高顿小编结合最新考纲动态拆解两科考查重点与命题趋势。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和申论考什么
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行测)
行测采用闭卷客观题形式,涵盖常识判断、言语理解、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五大模块,考试时长通常为120分钟题量庞大且节奏紧凑。
常识判断:涉及政治、法律、经济、科技、人文等领域基础知识,近年新增热点政策与科技成就,如二十大报告要点、航天工程进展等;
言语理解:侧重片段阅读、逻辑填空及语句排序,强调对文段主旨的精准把握与词语辨析能力;
数量关系:包含数学运算与数字推理,题型灵活多变,需掌握工程问题、行程问题、排列组合等高频考点;
判断推理: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四大类,其中图形推理的空间重构与逻辑判断的论证削弱为重点;
资料分析:以统计图表为载体,考查数据处理与快速计算能力,增长率、比重变化、平均数等为核心指标。
二、申论
申论为主观性试题,围绕社会热点展开,要求考生通过给定材料提炼观点、分析问题并提出对策。常见题型包括归纳概括、综合分析、对策建议、应用文写作及大作文。
材料主题:多聚焦民生保障、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科技创新、文化传承等国家战略方向,如老旧小区改造中的多方协同、数字经济下的就业转型等;
作答要求:需精准审题,紧扣材料关键词,答案呈现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的结构;大作文则注重论点鲜明、论据充实,体现政策理论水平与现实关怀;
评分标准:按档赋分,重点关注观点明确性、论述深刻性、语言规范性,脱离材料的泛泛而谈易失分。
三、备考策略
行测:优先攻克高性价比模块(如资料分析、判断推理)通过真题训练提升答题速度;薄弱环节可借助专项课程补足,避免盲目刷题;
申论:积累时政素材关注政府工作报告与权威媒体评论文章;勤练小题,培养材料精读与要点提炼能力;大作文需搭建个性化模板,融入政策金句增强说服力。
国考行测与申论的设计,本质是对考生逻辑思维、知识储备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综合评估。备考需立足考纲紧跟时事热点,通过科学训练提升应试能力。唯有扎实准备方能在考场上从容应对向目标岗位迈出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