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应届毕业生享有一定的政策优惠,但很多考生对“应届毕业生”的身份界定存在疑惑,不知道国考的应届毕业生怎么算?国考中应届毕业生包括当年毕业的、两年择业期内未落实工作的、留学回国人员几种。下面上岸鸭公考小编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国考的应届毕业生怎么算
一、国考的应届毕业生怎么算
1、当年毕业的国内普通高校毕业生
这类考生是最常见的应届毕业生群体,以2026国考为例,只要是在2026年毕业的国内普通高校学生,无论是否已经落实工作,都可被视为应届毕业生。
2、两年择业期内未落实工作的毕业生
国家规定,2024、2025年普通高校毕业生,若离校时和在择业期内(国家规定择业期为两年)未落实工作单位,其户口、档案、组织关系仍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保留在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毕业生,可按应届毕业生对待。
3、留学回国人员
2024年1月1日至2026年7月31日期间取得国(境)外学位并完成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学历认证,且未落实工作单位的留学回国人员,也可以应届毕业生的身份参加2026年国考。
二、应届毕业生身份的证明材料
1、学历学位证明
考生需提供学校开具的学历学位证明,注明即将毕业的时间、所学专业等信息,以证明自己在毕业当年能够取得相应的学历学位。如果已经毕业,需提供毕业证和学位证原件及复印件。
2、就业报到证
对于国内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是证明应届毕业生身份的重要材料之一。报到证由学校统一发放,上面注明了毕业生的姓名、毕业院校、专业、学历层次等信息,以及报到单位和报到期限。考生在报考国考时,可提供就业报到证作为应届毕业生身份的证明。
3、社保缴纳记录
对于两年择业期内未落实工作的毕业生,社保缴纳记录是判断其是否符合应届毕业生身份的重要依据之一。如果考生在择业期内未缴纳社保,可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社保缴纳清单等,以表明自己未正式就业。同时,考生还需提供个人声明,说明自己在择业期内未落实工作单位的情况。
4、档案保管证明
档案的保管情况也是认定应届毕业生身份的关键因素。考生需提供档案保管单位出具的证明,说明档案的存放时间、保管情况等,以证明自己在择业期内未落实工作单位。档案保管单位一般为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等。
国考中应届毕业生的认定涉及多种情况,考生需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准确判断自己是否符合应届毕业生的身份,并按照要求准备相应的证明材料。只有明确自己的身份,才能更好地享受国考中针对应届毕业生的政策优惠,提高报考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