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已启动完毕,新一轮2026国考备考全面展开。高顿上岸鸭公考深入解析考试科目、考试大纲变动及高效备考策略,帮助考生精准把握公务员考情。国考公务员笔试涵盖公共科目(行测、申论)及13个部门的专业科目,招录计划近七成向基层倾斜。文章从“考什么”切入,分析科目权重、大纲变化,并结合招录趋势,提供分阶段备考建议助力考生在竞争激烈的公考中抢占先机。
最新!考公务员需要学哪些科目?这两科必考
一、2025年公务员考试科目设置:考试内容更趋专业化
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延续“公共科目+专业科目”双轨模式,但专业能力考查进一步强化。
公共科目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包含政治理论、常识判断、言语理解等五大模块,重点提升考生政策素养与逻辑思维;
《申论》分省级、地市级、行政执法类三套试卷,聚焦差异化能力要求。
值得关注的是,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等13个部门增设专业笔试,涉及财经、计算机、外语等领域,岗位占比提升至18.3%,凸显“人岗适配”选才导向。
考生需重点研读《2025年度国考考试大纲》,特别是新增的“政治理论”例题,如二十大报告中“中国式现代化”的多维度辨析题,此类题型将贯穿行测与申论。专业科目备考需结合部门特性,例如证监系统增加“注册制改革”相关案例分析,公安机关强化《网络安全法》应用题型。
二、2025年招录政策三大考试内容和试卷变化:基层导向与门槛优化
基层岗位扩容至2.75万个:县(区)级以下职位占总招录计划的69.2%,且621个艰苦边远地区岗位放宽至大专学历,取消工作年限限制。报考此类岗位的考生,笔试合格线将单独划定,竞争力显著提升。
专业要求精细化匹配:经济金融、计算机等六大类专业需求量超万人,但学历与专业对应更严格。如“财政学类”岗位明确排除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考生需对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精准匹配。
1、公共科目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其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申论为主观性试题,满分均为100分,详见《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考试大纲》。公共科目笔试试卷分为3类,分别适用于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市(地)级及以下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和行政执法类职位。所有报考者均需参加公共科目笔试。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全国友协、中国贸促会、外交部、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日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德语、朝鲜语(韩语)、葡萄牙语等8个非通用语职位的报考者,还需参加统一组织的外语水平测试,考试大纲可在专题网站和外交部网站查询。
金融监管总局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以及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的报考者,还需参加统一组织的专业科目笔试,考试大纲可在专题网站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公安部网站查询。
2. 时间地点。公共科目笔试时间为:
2024年12月1日上午  9:00—11:00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2024年12月1日下午  14:00—17:00   申论
8个非通用语职位外语水平测试,金融监管总局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以及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专业科目笔试时间为:
2024年11月30日下午  14:00—16:00
笔试在全国各直辖市、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和部分城市设置考点。报考者按照准考证上确定的时间和地点,携带准考证和报名时使用的身份证件等参加考试。金融监管总局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以及8个非通用语职位的报考者在网上报名时,务必将考点选择为直辖市、省会城市或者自治区首府。
三、2025年公务员考试备考三阶递进冲击高分
阶段一:双科目筑基(30天)
行测:每日3小时分模块突破,重点攻克资料分析(提速至25分钟/篇)和判断推理(逻辑判断正确率>85%)。利用《25国考真题卷》进行错题归因,建立政治理论知识点思维导图。
申论:精读《报考指南》中“评分标准”,强化“问题-对策-成效”答题逻辑。行政执法类考生需重点演练执法案例评析,如“占道经营治理方案设计”。
阶段二:专业科目突破(20天)
针对性学习部门考纲,如外交部非通用语职位需加练时政翻译(占外语测试50%);公安机关考生需掌握《治安管理处罚法》实操题型。推荐使用专题网站下载历年专业卷,提炼高频考点。
阶段三:全真冲刺(15天)
参加至少5次限时模考,调整答题顺序(建议行测按“常识-言语-判断-资料-数量”顺序)。关注调剂公告发布节点,提前储备2-3个备选岗位,笔试成绩公布后48小时内完成调剂申请。
面对2026年公务员考试的机遇与挑战,考生需以政策为纲、能力为本,精准规划备考路径。特别提醒:国考通常在10月24日报名截止前,务必确认“基层工作经历”“服务期”等条件,避免无效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