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务员考试科目分为笔试、面试、专业测试三阶段。笔试包含《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行测)和《申论》两门,行测涵盖言语理解、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常识判断五大模块,共130题,限时120分钟;申论为主观题,重点考察政策解读、公文写作和热点分析能力,2025年新增“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主题。面试采用结构化形式,聚焦应急处理、组织协调等实务能力。报考公安、司法等特殊岗位需加试《政法》《财经管理》等专业科目,考试时长90分钟,满分50分。高顿上岸鸭公考建议考生结合历年真题(2015-2025年)与本地政策文件备考,合理分配行测各模块时间,申论注重素材积累。
一、上海公务员考试科目有哪些?
上海公务员考试分为笔试、面试和专业能力测试三大部分,其中笔试是必考环节,面试和专业测试根据岗位要求选择性开展。
1、笔试科目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行测):测试逻辑推理、言语理解、资料分析等综合能力,题型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
《申论》:考察政策理解、文字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需撰写议论文或应用文。
部分岗位加试专业科目:如法律、经济、外语等,具体以招考公告为准。
2、面试科目
采用结构化面试、半结构化面试或无领导小组讨论等形式,重点评估考生综合素质与岗位匹配度。
3、专业能力测试
针对特定岗位设置,例如报考行政执法岗需通过法律知识测试,报考外事岗位可能涉及外语听力与翻译。
二、上海公务员考试笔试科目详解
(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行测)
行测共分为五大模块,各模块分值占比均等,需均衡提升:
模块 |
考查内容 |
典型题型 |
常识判断 |
政治、经济、历史、科技等基础常识 |
选择题(如“我国现行宪法颁布于哪一年?”) |
言语理解与表达 |
选词填空、片段阅读、逻辑填空 |
根据语境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
数量关系 |
数据运算、图形推理 |
列方程求解数列规律 |
判断推理 |
图形对称性、定义判断 |
识别图形旋转规律 |
资料分析 |
文字、图表数据解读 |
计算增长率或比例 |
备考建议:每日刷题保持手感,优先攻克薄弱模块,利用错题本总结高频考点。
(二)《申论》核心突破方法
申论注重逻辑性与思想深度,需从以下方面入手:
1、材料分析能力
快速定位关键词(如“对策”“问题”“影响”),提炼核心观点。
示例:若材料提到“垃圾分类推进困难”,需分析原因(如居民意识不足、配套设施欠缺)并提出对策。
2、答题框架构建
采用“总-分-总”结构,开头点明主题,中间分论点清晰,结尾升华。
例:论述“基层治理创新”时,可从政策支持、技术赋能、群众参与三个角度展开。
3、语言风格打磨
避免口语化表达,多用官方术语(如“长效机制”“可持续发展”)。
参考《人民日报》时评文章,积累规范表述。
三、上海公务员考试特殊科目与备考策略
(一)专业科目考试范围
以下岗位需额外备考专业科目(以2023年为例):
岗位类型 |
专业科目 |
市级机关综合管理 |
经济管理类 |
司法行政系统 |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
外事岗位 |
英语笔试+口试 |
备考建议:提前查阅岗位要求,针对性复习教材或真题,例如法律岗需熟悉《民法典》重点条款。
(二)分阶段备考计划表
阶段 |
时间安排 |
核心任务 |
基础夯实期 |
提前3-6个月 |
系统学习行测模块、申论理论框架 |
强化突破期 |
提前1-2个月 |
集中攻克错题、模拟限时训练 |
冲刺冲刺期 |
考前1个月 |
真题模拟+热点积累 |
注意事项:每日保证4-6小时有效学习,避免疲劳战术;定期复盘进度,调整计划。
四、上海公务员考试避坑指南:常见误区与应对策略
1、盲目刷题
误区:认为“题量越多越好”,忽视质量分析。
解决:建立错题本,标注错误原因(如“计算失误”“审题不清”)。
2、忽视时政热点
误区:仅关注历年真题,忽略政策更新。
改进:订阅《半月谈》《求是》杂志,关注上海市“一网通办”“五大新城”等政策。
3、面试准备滞后
误区:笔试通过后再突击练习。
建议:提前学习结构化面试模板,模拟答题场景。
上海公务员考试通过科学的科目分析与系统备考,考生完全有能力脱颖而出。上岸鸭公考建议结合自身基础与岗位特点,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保持积极心态,稳扎稳打。以上就是关于“最新考试大纲!上海公务员考试科目全解析:这两科必考!”的相关内容,想要报考上海公务员的同学可以参考本文,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实际以官网公告发布为准,想了解更多关于公务员考试相关的资讯请关注上岸鸭公考官网,或联系右下角的在线辅导老师进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