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稳定粮食市场,保证供应,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粮食管理稳定粮食市场的决定》和今年十月全国粮食工作会议精神,现就做好粮油加工生产供应的几个问题通知如下:
  一、切实搞好粮油加工生产、供应。各地粮食部门要加强对粮油加工企业的领导,按照粮油调拨、供应计划,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加工生产任务,确保市场供应。要在可能范围内增加大众化粮油食品生产。要积极开展代农加工,帮助农村加工口粮、口油。
  二、严格控制精米、精面生产、供应。控制精米、精面生产,是计划用粮、节约用粮的有效措施之一。在今明两年内要严格控制精米、精面的生产。除了特供、旅游宾馆(饭店)、医院及部分饮食行业、食品行业适当供应一部分精米、精面外,一般供应标二米、标准粉,也可以供应标三米。省间调拨也按上述原则执行。
  三、本部决定:对于国家小麦粉标准(GB1355-86)中水分指标,取消0.5%的正负幅度,即:特制一、二粉水份改为不大于14%,标准粉和普通粉水分改为不大于13.5%。请即布置执行。
  四、认真搞好粗粮加工。各地都要本着“南方要多吃一点面粉,北方要多吃一点粗粮”的精神,根据粮源情况妥善安排。加工企业要按照供应需要,恢复粗粮加工能力,安排好粗粮加工,并努力增加粗粮制品生产,开发研制粗粮细作的新产品,抓好在粮油食品加工中适当掺入玉米粉的研制工作,做到既可扩大粗粮的食用范围,又有利于营养的合理搭配。供应企业要按计划供应,并向消费者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南方稻谷产区增加面粉供应比例后,要解决好面制品的加工供应,方便群众食用。
  五、努力提高粮油加工产品出品率。各地要在提高产品纯度,保证产品质量前提下努力提高产品出品率,尽力减少麸皮含粉、降低下脚含粮和饼、粕、油脚含油。要努力完善工艺和设备,总结推广提高出品率的经验。
  六、大力开展粮油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搞好综合利用是增产节约的有力措施。各地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设备,积极开展米糠榨油、玉米胚榨油和小麦胚榨油,争取在近期内产量有较大的增长,并搞好油脂精炼,尽可能供作食用,增加油源。对于粮食加工中的次粉,碎米、米粞等要尽可能地用于食用或作食品原料,以减少粮食浪费。米制品要尽量用碎米生产,淀粉制品要多采用玉米作原料。
  七、加强宏观控制,防止重复建厂。近几年来,粮食系统内、外新建了不少粮油加工厂。由于粮油资源有限,出现了一些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为了避免造成浪费、务请各地搞好综合平衡,加强宏观调控,作好统筹安排,严格控制新建粮油加工厂。对其他部门新建粮油加工厂,要积极配合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有关部门做好宏观调控工作,加强管理,防止盲目建厂、重复建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