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关于发送汇款电文统一采用SWIFT格式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计划单列市、经济特区分行,济南分行,上海浦东分行,总行营业部: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以及与国际经济交流的不断发展,我行的汇款业务迅速增加,其中约85%的美元清算是通过纽约分行进行的。近接纽约分行反映,由于国内一些分行汇款电文没有采用SWIFT标准格式,给操作处理带来很大不便,从资金划拨速度和准确性以及成本核算等方面均不符合当前国际银行的通常做法。总行在1992年制订颁发的《中国银行国际汇款业务掌握原则》中要求:“采用电传方式汇款的各行应逐步采用SWIFT MT100格式发出付款指示电传,采用MT202格式发出划拨头寸电传;采用SWIFT系统汇款的各行,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格式发出付款指示和划拨头寸。”有的分行对此执行得比较好。但从纽约分行的反映中可以看出此项工作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为了贯彻执行上述规定,加快在操作上与国际标准化接轨,维护我行国际大银行的形象,总行根据纽约分行的建议,对各行对外所发汇款电文进一步规定为:
1.从1995年1月1日起,凡能通过SWIFT系统发送付款指示和头寸划拨指示的,一律通过SWIFT系统发送。
2.凡不能通过SWIFT系统发送付款指示和头寸划拨指示的,必须按SWIFT MT100格式发送付款指示电传和按MT202格式发送头寸划拨指示电传。
3.以后陆续开通SWIFT系统的各行,都必须按*9条的规定办理。
4.有关SWIFT MT100格式和MT202格式及简要说明附后,有需要进一步资料的,可与总行信息科技部联系。
5.关于业务培训,已开通SWIFT系统的天津市、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海南省、浙江省、山东省、辽宁省分行,自行负责辖内业务人员的培训,其他各行也主要依靠自己力量进行培训。总行信息科技部拟在明年制作SWIFT培训课程录相带在全行系统发行,有关问题将另行通知。
望各行接到通知后遵照执行,有问题及时向总行国际业务部反映。
附件一:关于建议统一付款电格式的函
总行国际业务部:
随着国际间经济往来的不断发展,国际间的资金划拨业务迅猛增长。同时,社会经济活动节奏的加快,也对资金划拨的速度和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根据国际间资金划拨业务的需要,世界上一些主要货币所在国的支付系统均实行了高度的电脑化、网络化,电脑网络化程度的提高,又对国际资金划拨中的传统操作手段提出挑战。传统式的、价格昂贵的国际电传通讯方式,已逐渐被快捷的、廉价的SWIFT通讯方式所取代;在操作上耗时费力的自由格式付款指示,已逐渐被规范的、分类清晰、无需人工过多干预的标准格式所替代。这一改变,节省了人力并减少了差错,保证了支付业务处理的准确、及时、高效。从而也降低了银行的清算风险和服务成本。
据我行所知,总行多年来一直计划修改现行的凭证格式,也曾委托几大省级分行起草、修改和研究有关凭证格式问题,由于种种原因,至今未能定稿。目前仅付款电格式而言,还停留在最初阶段。这类付款指示因善制和复核难以准确,经常混淆和遗漏收款行和受益人两个关键当事方的标识代码或地址。对于此问题,代理行对国内行反映比较大。正像总行组织的国际清算代表团1994年5月赴美考察汇报材料中谈到的:“站在花旗银行的自动化设备前,当花旗主管人员拿出国内行不合格的委托电抱怨有65%以上不合格需人工处理,即使逐笔扣费仍不情愿接受的时候,我们深深感到面对当今的国际网络化这曲主旋律,那些不合格、非规范化的付款指示成了极不和谐的音符”。我行作为总行指定的美元清算的主渠道,在办理此项业务中,亦与清算代表团有同感。
目前,国内总行和几家分行已开通了SWIFT通讯线路,但开通SWIFT的国内行并未充分利用这一通讯手段,反映在利用SWIFT通讯收报的多,发报的少,便利了其他银行,自己并未获得应有的效益。对于不具备发SWIFT付款指示的国内行,我行和东京分行均曾建议总行向国内行提出发格式化电传付款指示的要求,但到目前为止,只有个别分行做到了,绝大多数仍无动于衷。
鉴于上述原因,为了维护中国银行国际大银行的形象,提高中国银行的声誉,尽快创造条件在某些方面尽快与国际标准化接轨,建议总行重视付款指示规范化的问题,对此,我行建议:
1.自1995年1月1日起,国内已经开通SWIFT并能发送SWIFT付款指示的行,一律通过SWIFT发出付款指示;
2.目前仍不能通过SWIFT发送付款指示的行,应按SWIFT MT100或202格式发出电传付款指示;
3.对上述规定执行情况,我行将定期上报总行,直至走上正规为止;
4.对未按文中1.2.规定办理的委托我行转汇业务,我行可参照代理行的做法,适当增加收费。
为便于总行尽快统一付款电格式,随函将有关资料一并附送,供参考。
附件(略)
-
关注公众号
快扫码关注
公众号吧
- 赞0
-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高顿教育”或“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合法拥有版权的作品,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2、经本网站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并不得对作品中出现的“高顿”字样进行删减、替换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本网站的部分资料转载自互联网,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本网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您认为本网站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邮箱fawu@gaodun.com,电话:021-31587497),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