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国务院有关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机构:
  今年以来,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勤奋工作,锐意进取,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取得了较大发展:两个确保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维护了社会大局的稳定;就业局势基本稳定,预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左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工作取得新进展,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金社会化发放率提前实现80%以上的目标;企业职工工资水平稳步提高,预计企业职工年平均工资增长8%。
  2001年是开始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9年,我国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劳动保障事业发展面临的环境比较有利,但两个确保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任务十分繁重。各地区、各部门要正确认识和全面把握明年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形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积极扩大就业、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深化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为重点,紧密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认真做好编制2001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计划的工作。
  一、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按照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方案的总体部署,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和实施办法,做好向新的社会保障体系过渡的各项工作。完善以养老、失业、医疗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依法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强化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加强基金管理和监督。加快推进社会保障管理服务社会化。继续推进工伤和生育保险。积极稳妥地做好农村养老保险和企业补充保险的整顿和规范工作。
  二、继续巩固两个确保。以落实资金为重点,建立稳定的、多元化的筹资渠道,继续做好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和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工作,切实做到政策到位、资金到位、保障到人。
  三、加快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大力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和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发挥市场机制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妥善处理下岗职工劳动关系和社会保险关系,逐步实现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过渡。巩固和完善劳动合同制度,积极推行集体合同制度。探索建立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加强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监控、预防、报告和处理工作。
  四、积极扩大就业。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力争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左右。继续落实鼓励自谋职业和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优惠政策,并将适用范围扩大到失业人员。稳步推行阶段性就业制度和弹性就业形式,推进社区就业。结合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城镇化战略,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进一步开展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试点,抓好城乡就业统筹工作。
  五、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积极稳妥地开展技工学校等职业培训机构改革,加强在职培训和再就业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推进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继续推行劳动预备制度,加强就业前培训。
  六、深化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积极稳妥地开展企业领导人和科技骨干实行年薪制和期股期权激励试点,探索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办法,在具备条件的竞争性股份制企业试行职工持股制度,逐步形成工资收入分配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积极推进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探索改革国有企业的工资决定机制,加快形成市场调节企业工资的机制,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督和管理,健全最低工资保障制度,规范企业工资收入分配秩序。
  七、加强立法和执法工作。抓紧研究制定与改革相适应的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尽快完善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体系。继续开展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社会保障执法监察。继续清理整顿劳动力市场,打击非法职业中介,查处克扣和拖欠职工工资行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八、加快劳动保障信息网络建设。认真落实劳动保障管理信息网络的规划和标准,以中心城市资源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快劳动保障信息系统建设步伐,尽快实现劳动保障信息系统的一体化管理,并逐步实现全国联网。
  请按照上述精神和要求,抓紧编制本地区、本部门2001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计划(草案),全面总结今年的劳动保障事业发展情况,认真分析预测2001年劳动保障形势。请将计划草案与总结报告一并于12月30日前报送我部规划财务司(一式三份)。
  附件(见右侧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