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
  2004年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一年,也是进一步推动劳动保障制度改革和事业发展的重要一年,劳动保障普法工作承担着重要的任务,同时也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进一步加大普法工作力度,积极采取措施,认真做好各项工作,全面推进劳动保障依法行政。
  一、围绕《劳动法》颁布10周年,开展系列普法宣传活动。通过召开座谈会、研讨会,举办《劳动法》知识竞赛,组织有关新闻媒体开展系列宣传活动等方式,大力宣传《劳动法》颁布实施的积极意义以及《劳动法》的主要内容。按照我部的统一部署,组织开展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专项检查,在执法中大力宣传《劳动法》。
  二、做好《工伤保险条例》普法宣传工作,促进条例的顺利贯彻实施。要按照我部《关于印发<工伤保险条例>宣传提纲的通知》(劳社部发[2003]30号)要求,面向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广泛宣传《工伤保险条例》的重要意义、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的义务及法律责任、有关工伤保险待遇的具体规定。要做好工伤保险经办人员的培训工作,使其熟悉条例的具体内容,掌握条例实施前后工伤保险制度的衔接,确保新旧制度的平稳过渡。
  三、认真做好《行政许可法》的学习和培训工作。要组织机关工作人员认真学习《行政许可法》,举办机关工作人员尤其是行政许可实施机构工作人员培训班,使广大干部明确该法确立的行政许可原则以及有关行政许可的制度,进一步规范行政许可的设立与实施行为,推进劳动保障部门职能转变。
  四、深入开展维护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普法宣传活动。通过举办现场咨询活动、商请新闻媒体广泛进行宣传报道、免费发放普法材料等形式,广泛宣传维护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的重要意义以及国家有关法规规定,不断提高用人单位自觉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意识,进一步增强进城务工人员的维权意识和维权能力。
  五、做好劳动保障监察法规规章的宣传工作。要大力开展劳动保障监察法规规章的学习、宣传和培训工作,宣传法规规章赋子劳动保障部门的监察职能及执法手段,宣传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义务。要做好劳动保障监察人员的培训工作,使其能熟练地运用监察法规规章有效开展监察执法工作。
  六、继续做好其他法律法规的普法宣传工作。要组织劳动保障系统干部和广大用人单位及劳动者,进一步认真学习民办教育促进法、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失业保险条例、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最低工资规定、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举报工作管理办法等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章,以及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立法法、行政处罚法、国家赔偿法等与劳动保障依法行政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
  七、坚持学以致用,学习培训与案例研讨相结合,加强对劳动保障系统工作人员的普法工作。要根据公务员每年学法不少于40小时的要求,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以自学和举办讲座、短训班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脱产或半脱产培训,建立和完善劳动保障系统工作人员法律知识轮训制度、领导干部学习法律知识制度。完善劳动保障部门执法和仲裁人员法律知识培训考核制度,有条件的地方还可对所有公务员实行法律知识培训考核制度,考试结果作为公务员年度考核、上岗任职、定级和晋升的重要依据。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召开行政复议、劳动保障监察和劳动争议等典型案例分析研讨会,针对工作中的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举办理论研讨会,提高干部普法培训的效果。
  八、坚持服务群众,全面宣传与个别咨询相结合,大力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要紧紧抓住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关心的劳动保障法律问题,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采取以案说法、专家咨询专栏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不断扩大法制宣传教育的广度和深度。要结合劳动保障工作重点、法律法规执行中涉及职工合法权益保障的主要问题,采取培训、召开座谈会、研讨会和专题讲座等形式,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解惑答疑。要充分发挥法制、监察、仲裁、信访以及就业服务、社会保险经办等机构在普法工作中的作用,积极向劳动者、用人单位提供劳动保障法律咨询。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立劳动保障法规政策咨询网站、咨询热线电话和专门的咨询机构,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普法工作,加强对普法工作的领导,切实做到人员到位、经费到位、计划到位、工作到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强对本地区劳动保障普法工作的督促检查,做到有部署、有落实、有检查,务求实效,并于2005年1月20日前将上年度普法工作总结报部普法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