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反应灵活运作——盈动新信竞购香港电讯来源:绍兴文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作者:日期:2007-11-28字号[ 大 中 小 ] 进入21世纪后,随着高科技产业的兴起和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出现了小鱼吃大鱼,快鱼吃慢鱼的收购趋势。那些传统的业务稳定健、资本雄厚的公司由于空间发展的局限性,成为积极进取的高科技产业的收购对象。它们能够成功收购的关键并不是资金雄厚而在于其灵活的资本运作方式。 2000年2月29日,在新加坡电信公司和盈动公司争购香港电讯公司的较量中,香港电讯的大股东英国大东电报公司最终决定将所持54%的股权转让给盈动。一家上市仅10个月的互联网公司史无前例地借收购进了上游产业的电信业中,成为亚洲仅次于软银(Soft bank)的第二大网络公司,而且在香港上市公司中跃居市值第三位。 一、竞购方动因 是什么魔力使盈动获得香港电讯的青睐,成功实现“蛇吞大象”的收购举措? 对于新加坡电信而言,由于它是一家国有资本绝对控股的电信公司,和香港电讯一样,面临着发展空间太小而受限的问题。如果并购香港电讯,新加坡电信将控制日本以外整个亚洲地区约60%的电话市场,成为世界第六大电信公司,还拥有了有朝一日进军中国内地市场的桥头保。 对盈科动力来讲,完成成功并购,可以使其介入香港电信,并将其“虚拟业务”落到实处,还可获取得港电讯的人才及其他方面的资源,如香港电讯的100万宽频固定客户和100万移动电话客户。完成收购后,盈动在瞬间变成香港市值第三的大上市公司,成为亚洲地区与日本NTT和中国电信齐头并进的三大电信企业,更成为香港高科技产业的龙头。而且,盈科动力的卫星宽频媒体服务,还可利用香港电讯的固网和移动电话网络及其庞大现金资源实现进一步拓展的野心。 二、被收购方动因 香港电讯创立于1925年,目前资产规模在2600亿港元左右,因为拥有广阔的通信网络,资产实力胜人一筹,曾一度是香港股市市值*5的蓝筹股公司。但是,随着电信垄断专营权结束,自由开放的市场、资讯科技的发展使香港电讯*5股东英国大东电报公司对香港电讯不再有昔日的倚重。香港电讯盈利呈下降趋势,因而英国大东有意出售套现,其出售香港电讯的决定可谓老谋深算。如果由新加坡电信接手,等于领到一张以新加坡为大本营的开拓东南亚市场的通行证。与此同时必然会出现第三方争抢的局面,这样盘价必定会抬高,大东可坐收渔翁之利。 (一)善于资本市场运作 在本次收购中,最初,盈动的收购建议是用二成现金、八成盈动股票换取大东所持的电讯股票,但遭到大东的断然拒绝,他们更乐意接受现钞。新加坡电信也认为盈动没有足够的现金与自己抗衡(其集团可动用的现金达120亿美元)。但盈动成功地进行了资本市场的运作,表现在:一方面盈动在5分钟内就拉清了10亿美元的配股,而且如此大的额度一天之内获得了40倍的认购;另一方面盈动22日向银行提交贷款建议书,24日得到了银团的贷款承诺,短短48小时就筹集到收购所需的资金。 盈动轻易地拿到130亿美元这一亚洲市场上罕见的银团贷款规模,除了银行对收购前景看好的因素以外,还得益于盈动极具吸引力的协议形式的贷款建议;银行真正付出贷款的前提是收购成功——如果收购失败,银行不但不用付出贷款,还会获得一笔贷款承诺费盈动用以作贷款抵押的是日后成功收购的电讯股票;如果收购成功,盈动和香港电讯手中的现金以及新公司未来稳定的收益就是还款的基础。 (二)恰当选择市场并购的卖点 无论是数码港项目,还是香港电讯的并购,抑或是间接投资自己兄弟李泽钜的TOM.COM,都反映出盈动的市场切入点十分到位,为企业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小超人”李泽楷运作盈科集团的程序是设立盈科控股,控制在新加坡上市的盈科拓展,又以盈科拓展控制在港上市的盈科数码动力及盈科保险,再以盈动控制数码港。借壳上市,减少了申请新上市的复杂程序,节省了上市时间,搭上了网络概念扩张的快车,使盈动成立不足一年就有了并购香港电讯的可能。这是一个比赛的时代,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可以说,盈动的快速成长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网络时代速度的重要性。 (三)快速敏捷的反应 在整个收购活动中,盈动反应很快,一拨人在英国,一拨人在香港,随时了解收购过程的动态发展。如果出现问题半夜也会电话联络,这样盈动可以随时随地调整策略,始终保持主动。 从5分钟内成功配售10亿美元到48小时内获得130亿美元贷款保证,从体察大东用意而设计*5限度套现方案到在最后一刻决定不再加价,都清楚地体现了盈动的反应和速度,表现了被集结在互联网公司的平台上,以互联网的速度进行决策的盈动的技术实力、融资能力、财技和判断力。事实证明:正是由于盈动实际的决策速度超过了新加坡曜,所以才有机会成功地独立收购。这是一种可怕的力量。新加坡电信不是败给了一个上市仅10个月的互联网公司,而是败给了有机地整合了互联网与传统商业智慧、技术能力和财技,融合了新、旧经济中最富于效率的巨人。 (四)拥有雄厚的人协和资源 在盈动公司,李泽楷处于决策人的地位。他的决策建立在广泛收集信息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整个市场把握很准,既果断又尊重科学,雷厉风行又不失稳妥。另外,盈动现时网罗了不少科技及财经界的人才。如此次收购的几个关键人物中,集团副主席袁天凡是前香港联交所总裁,盈动董事总经理艾维朗是前香港电信管理局局长,PCC总裁武清华是前“数码通”总裁。盈动公司*5的特点就是管理层的权力很大,使人才可以真正实现本身的价值。盈动吸引人才的最主要方法就是利用期权,在盈动的股权中有5%至6%左右是管理人员的期权,盈动传奇使公司中的数人成为拥有价值上亿元期权的“打工皇帝”。这些人才是盈动的强大资本,是盈动赢得投资者追捧的魔力所在。 三、并购惊心动魄 2000年1月25日,新加坡电信宣布正在协商香港电讯的并购事宜。消息在香港引起强烈反应,香港人并不情愿让外国国有企业控制香港的龙头电讯公司。随后的几天内,新加坡电信、香港电讯、大东的股价及香港恒生指数均告下跌。 2月,盈动宣布有意收购香港电讯,并且制定了收购香港电讯的方案,李泽楷决定参与收购。他随即数次飞往伦敦,又奔赴北京寻求支持,并在一批国际电信投资家中寻找合作伙伴。同时宣布聘请华宝德威及中银国际担任收购计划的财务顾问。2月11日,大东决定推迟与新加坡电信洽谈的收购计划。这一天,“用脚投票”的资本市场表达了最积极的回应——香港电讯、大东、盈动的股价均发力上行,新加坡电信股价下跌。 2月11日起盈动收购的准备工作迅速展开:在向大东进行公关活动的同时,2月15日盈动透过BNP百富勤与中银国际配售2.5亿股旧股,每股23.5港元,盈动停牌前认购,最终配售额提高至3.3亿股,盈动因而集资78.7亿港元;在证券市场配股集资之余,2月22日盈动成功地向中国银行、汇丰银行、巴黎国民银行及巴克莱银行组成的银团贷款130亿美元,至此独立收购已不必再受财力所限。 盈动和新加坡电信都提交了收购香港电讯的建议书,大东董事局为此在27日开会讨论收购事宜。2月29日大东正式接受盈动的收购建议并同意将所持股份转让给香港盈动集团。经过近20天的激烈交锋,盈动击败新加坡电信,以381亿美元的代价赢得这场收购战的胜利。 专家点评 商场如战场,在没有硝烟的市场战争中,企业的竞争既是经济实力与盈利能力的较量,也是策略与时机把握的况技,更是时间与速度的争夺比赛。在日趋发达的市场经济中,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身处其中要时刻警醒,随时准备参与竞争,在竞争中求生存,在争夺中求发展。在竞购香港电讯的较量中,盈动决胜新加坡电信除了公司拥有大量人才、恰当选择并购卖点、善于资本运作外,最为重要而关键的就是其快速的反应,随时调整策略的主动出去。在飞速成发展的现实社会中,在中国入世以来,市场经济趋于国际化的形势下,可预知中国企业未来、面对的市场发展将更为快速而多变。如何应对,如何取胜,从盈动策略中可见一斑。
-
关注公众号
快扫码关注
公众号吧
- 赞7
-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高顿教育”或“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合法拥有版权的作品,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2、经本网站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并不得对作品中出现的“高顿”字样进行删减、替换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本网站的部分资料转载自互联网,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本网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您认为本网站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邮箱fawu@gaodun.com,电话:021-31587497),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