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飞公司实行互保经营责任制的基本做法来源:作者:日期:2007-11-28字号[ 大 中 小 ]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航空工业的大型骨干企业。近年来,沈飞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邯钢的经验,积极开展管理创新,探索符合企业特点的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模式与经营机制。1999年,公司在过去试行的“目标利润递增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推出了“模拟市场,自负盈亏,收支自管,互保经营责任制”(简称互保经营责任制)。其核心是加强成本控制和资金管理,打破以小时单价进行考评的单一标准,把市场机制和外部银行机制引进生产单位,改变干活就开工资的现状,把全体职工推向市场,增强其责任感和危机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互保经营责任制的基本运作思路  互保经营责任制的基本运作思路是,以控制成本费用与强化资金管理为主线,将企业指令性计划的产品作为互保产品,按市场价格进行倒推,扣除公司经营管理所发生的期间费用后,确定各生产单位的可分解价格,进而核定其应承担且可控的互保费用。生产单位在确保上述产品或项目的进度、质量和品种的情况下,做到费用不超支,其资金的筹措和平衡由公司统一安排。对于各生产单位的剩余能力与费用则需通过走向市场承揽民品来消化与解决,作为其自保项目。自保项目资金收支一律在财务结算中心办理,有则支,无则停,收支自管,自负盈亏。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公司年度预算费用总额和核定各生产单位的互保费用额,进行公司和各单位的年度财务收支平衡,确定生产单位挖潜指标与职能科室费用节约指标,并最终确定各单位的费用考核指标。  二、互保费用指标的制定  (一)可分解价格的确定根据各单位生产性质及特点,费用考核采取多种不同的模式,并对不同的费用考核模式采取不同的运作方案,模拟市场运行。对产品生产单位,通过对互保产品市场价格分解进行费用倒推的方法,计算出各产品生产单位应保持和控制的互保费用;对工装制造单位,用从事互保产品工装生产的工人占全部生产工人的比例的办法,推算工装单位的互保费用;对机修单位,根据设备大、中修费用计划,确定机修单位的互保费用(机修单位的互保费用中含原料)。公司在此基础上保其相应的工资、奖金的支付,剩余的能力和费用则要通过民品自行消化。  1、价格的分解原则。互保产品价格分解均以外销价格为基础。外销价格中扣除原材料、成品、工装专用费、技术服务费、废品损失、随机工艺资料、计划利润以及生产单位无法控制的费用后作为可分解的价格。  2、确定可分解价格在产品生产单位和公司职能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可分解价格按照各生产单位预计发生的工人工资和制造费用总额占企业全部预算费用总额的比例进行分配。计算公式如下:各生产单位可分解价格比例=(工人工资+制造费用)/(制造费用+工人工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消费税+营业外净支出)  公司职能部门可分解价格比例=1-产品生产单位可分解价格比例(二)价格的分解方法  1、分解标准。为了科学合理地体现各产品生产单位的工作量、能力、劳务量和固定资产占用情况,采用3个不同含义的标准进行分配,即劳动量、折旧额和劳务额。劳动量反映生产单位互保产品的计划工作量;折旧额反映生产单位的生产能力;劳务额反映生产单位生产互保产品消耗水电汽等动力情况。按照三个标准把可分解价格划成三块分配额:劳动量分配额、折旧额分配额和劳务量分配额,三块构成产品生产单位的互保产品的费用总额——互保费用。  2、计算公式  (1)确定产品生产单位的折旧费总额、劳务费总额占产品生产单位生产费用总额(不含原材料费用)的比例。计算公式如下:折旧费用总额比例=Σ相关产品生产单位折旧费用总额/Σ相关产品生产单位生产费用总额劳务费用总额比例=Σ相关产品生产单位劳务费用总额/Σ相关产品生产单位生产费用总额劳动量比例=1一折旧费比重一劳务费比重(2)确定各产品生产单位的折旧分配额、劳务费分配额和劳动量的分配额。计算公式如下:某厂某产品可分解价格的折旧分配额=(该厂折旧费用 折旧 该产品 生产 该产/Σ该产品相关生产厂折旧额 比例 价格 比重 务量)×总额×可分解×费用×品任某厂某产品可分解价格的劳务量配额=(该厂劳务费用 劳务 该产品 该产 该厂/Σ该产品相关生产厂劳务费 额比例 价格 产费用比重 品任务量)×费总×价格×产费用比重×品任务量某厂某产品可分解价格的劳动量配额=(该厂该产品劳动量 劳动 该产品 该产 该厂/Σ该产品相关生产厂劳务费 例 价格 产费用比重 品任务量)×量比×可分解×品生×该产(3)确定互保费用和互保比例。  某厂互保费用总额=Σ(折旧配额十劳务量配额十劳动量配额)  某厂互保比例=互保费用总额/该厂制造费+工人工资+应承担的管理费+劳务价格调整费用3、计算机测算。根据新的公司内部财务管理模式要求,自行开发了互保费用指标测算程序,充分利用计算机进行财务信息处理和资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庞大的数据处理过程。  三、内部财务成本指标考核办法与运作保证措施  1、拟定考核指标——三个5%。一个5%系指互保费用节约率5%,即互保产品考核费用要在核定费用基础上下降5%;第二个5%是指批生产的原材料费用在计划定额基础上下降5%;第三个5%即自保产品的费用利润率要达到5%.这三个5%形成了财务管理网,确保内部财务管理模式的考核体系严密完整。  2、为了进一步强化财务管理,降低成本费用,提高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和公司的经济效益,制定了“五保经营责任制经济效益指标考核管理暂行规定”,加强对三率进行考核。三个率都是指令性指标,具有否决权,并纳入互保经营责任书中。实行月份结算,季度考核,年终评价,使内部财务管理模式考核工作有法可依。  3、根据费用的归集方法和要求,重新编制了会计报表体系,以满足成本核算与内部成本管理和控制及资金运作的要求,保证内部财务管理模式的正常运行。  4.为了全面运行新的内部财务管理模式,公司下发了“沈飞集团公司财务结算中心核算管理试行办法”。对于互保产品的财务收支由公司综合平衡;对于自保项目的财务收支则一律通过财务结算中心进行。为此,公司开发了财务结算中心运作程序,明确了结算中心资金运作的细则和承办各类事项的程序和手续,强化了资金管理,充分发挥银行机制的作用,强化了内部银行运作与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运作效果  互保经营责任制通过一年的运作,已呈现出新的管理模式特有的生机和活力。在符合沈飞特色的发展新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从财务角度看,互保经营责任制达到了两个强化:即强化了成本管理与资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