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收账款审计案例评析来源:作者:日期:2008-04-10字号[ 大 中 小 ]   (一)案例线索  注册会计师张军审计A公司预收账款项目时,发现以下审计线索:  1.A公司3年前预收W公司款项800万元,当年根据W公司的委托支付给H公司200万元,剩余600万元,截至2000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账面余额为600万元。  2.2000年12月25日A公司根据银行存款未达账项调整1000万元记入“预收账款” .张军逐笔核对了记账凭证及其后附的销售合同等,随后又根据合同所列产品名称及数量,到仓库审查了产品库存明细账,证实以上各批产品已发货,有关原始凭证已传递到会计部门D  (二)案例分析  1.一般情况下,预收账款供货单位应按合同或约定及时向购货方提供货物,结算货款。A公司的上述经济业务预收w公司账款余额为600万元,时间较长,数额较大。A公司在长时间无供货行为,应引起注册会计师的充分关注。对此,注册会计师应采取以下审计程序:  (1)取得并审阅业务发生时会计处理的原始凭证,获取确认经济性质的审计证据,据以判定负债的存在性;  (2)通过函证取得W公司的数额确认情况说明:  (3)如果经以上程序,审计人员证实此事项属非正常的事项,审计人员应根据其性质及对财务状况的影响程度,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发表适当的审计意见。  2.根据会计制度的规定,上述预收账款1000万元的经济事项已表明销售收入的成立,应该做销售收入处理。因此注册会计师要在审查取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基础上,提请被审计单位进行账务调整,并把查证的情况客观地记录在审计工作底稿中o如果A公司拒绝调整,注册会计师可考虑发表保留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3.注册会计师审计预收账款时,要关注被审计单位以下项目:(1)是否与预收租金、预收利息等相混淆;(2)是否将预收账款作为销售收入人账;(3)是否利用“预收账款”截留收入;(别是否利用“预收账款”账户进行舞弊行为。  (二)案例坪价  在审计实务中,注册会计师应结合销货业务对预收账款进行审计。预收账款审计的目标一般包括确定预收账款的发生及偿还记录是否完整、期末余额是否正确以及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等。  围绕上述目标,预收账款的实质性测试程序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已转销金额较大的预收账款进行检查,核对记账凭证、仓库发运凭证、销售发票等,并注意这些凭证发生日期的合理性。  2.抽查与预收账款有关的销售合同、仓库发运凭证、收款凭证,检查已实现销售的商品是否及时转销预收账款,确定预收账款期末余额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3.选择预收账款的若干重大项目函证,根据回函情况编制函证结果汇总表。函证测试样本通常应考虑选择大额或账龄较长的项目、关联方项目以及主要客户项目。  4.检查预收账款是否存在借方余额,决定是否建议作重分类调整。  5.检查预收账款长期挂账的原因,并做出记录,必要时提请被审计单位予以调整。  6. 检查预收账款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作恰当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