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电力内部控制融入到公司各项财务活动执行中来源:作者:姜帆 周智涛日期:2008-10-29字号[ 大 中 小 ] “现在,我们公司的内部控制工作主要在信息系统中完成。”江苏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马苏龙表示,通过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不再仅存在于书面的规章制度中,而是全面融入到公司各项财务活动的执行中,实现了对企业经营活动从点到面、从静态到动态的全方位控制。 信息“孤岛”成内控瓶颈 “在信息系统全面集成之前,江苏电力拥有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营销信息系统、生产信息系统、物资采购等多个子系统。这些子系统如同诸侯割据,严重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的整体性。”马苏龙表示。 江苏电力开发的*9个体现内部控制思想的信息系统是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它包括预算控制模块、管理模块、会计核算模块等功能模块。这个系统能在总体上实现预算控制,又可对各项具体业务在部门职责、岗位分工和业务流程三个层面上进行控制。“可以说财务管理信息系统首先在企业内初步实现了内部控制功能的‘自动’执行。”马苏龙表示。 在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之后,公司的各个部门又相继建立了营销系统、生产系统、物资采购系统。在各个具体业务单元管理水平迅速提高的同时,各部门的信息系统由于建设标准不同一、数据存贮格式不一致、接口不统一等原因,信息交流和共享十分困难。各个信息系统就像是一个个大海里彼此之间没有联系的“孤岛”,各自为战,却无法形成一个共同作用的整体,极大地影响了企业内部控制的效率。 两模块集成后显成效 “我们首先完成的是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与营销管理信息系统之间的整合。”马苏龙表示,这让他们*9次感觉到系统整合带来的整体效用。 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包括电费应收、电费预收、电费实收、其他业务收费、差错修改后的红字冲销等相关业务模块。在与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整合后,营销管理信息系统收集到的数据将通过SOA集成平台传递至相应的财务系统自动进行账务处理。财务管理系统则能够根据SOA集成平台传递的信息生成相应的经济业务申请单,并能够每日核对银行进账和销账的信息。同时,财务管理系统能够根据经济业务申请单上的业务日期、单位代码和业务类型信息,追溯查询相关的销售折让以及红字冲销的原始信息。 “这两个系统的集成,大大降低了对电费资金管理的风险。”马苏龙说。在完成系统整合的工作后,公司能够对电费资金实现全方位实时监控,实现了营销数据与财务数据的实时一致。公司所有收入均通过集成的系统强制执行,大大减少了人工干预。销售收入实现了实时传递,改变了集成前每个月确认收入的做法,实现了对收入的实时监控。 “实时的系统销账,缩短了电费资金的在途时间,提高了资金的有效性。”马苏龙表示,财务与营销的整合工作完成后,实现了两个系统之间业务交易层面的无缝集成、自动接口、数据传递,资金核对由每月一次变为每日一次,提高了电费和业务收费日常工作的效率。每日的资金对账,大大提高了电费资金的安全性,降低了资金管理的风险。 另外,通过系统集成后实现的追溯查询的功能,提升了财务的监督和控制作用,提高了整个企业信息的透明度和共享度。 硬件软件大集成全面改造信息“孤岛” “通过财务管理系统与营销管理系统的整合,我们意识到全公司范围内的信息系统整合迫在眉睫。”马苏龙表示,他们提出的解决方案是自主开发、采用SOA构建公司资源整合平台的基础架构,通过硬件集中、软件集成,实现信息整合。 公司把原来分散在各个单位和部门的信息基础资源(小型机等)集中起来,组成了小型机集群的一体化信息平台。硬件集中之后,企业信息系统的运行能力大大提高,达到了各个独立信息系统运行能力相乘的效果,产生了很强的协同效应。 在软件集成方面,公司对各个难以连通的信息“孤岛”进行了“四化”改造,其中包括业务功能模块化、接口技术标准化、软件功能服务化、管理流程自动化,所有数据可以通过信息集中交换平台进行交换,实现了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公司可以通过信息系统全面管理公司的各项业务,系统实现了局部自治、全面集成。 “系统的全面集成,大大提高了内部控制的效率。”马苏龙表示,信息通过横向、纵向的信息通道在系统内跨层级、跨部门自动流转,消除了原来信息时间上的滞后性,实现了及时反馈、追溯、控制并能纠正工作中的偏差,提高了控制效率。 系统加强了对公司业务流程的控制,实现了全公司、全业务流程的自动化、规范化控制。信息系统实现单一业务流程前后操作环节上的控制,只有前面的操作完成并达到业务标准了,后续操作才可以进行。另外,系统也实现了不同业务流程之间的并行与制约,能够将信息流、资金流、实物流三者统一,同步流转,实时监测。传统的事后控制变为实时控制,甚至是事前控制,真正实现了内部控制覆盖企业各个层面、各个角落、各项具体业务。 “现在,我们的内部控制信息化执行‘固化’、‘再优化’、‘再固化’这样一个思路,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马苏龙说,“中国企业的执行力比较弱,我们将内部控制制度‘固化’在企业信息系统中,员工必须遵循和执行设定的业务流程和操作标准。在制度执行的基础上,我们广泛征求意见、不断改进和完善,将对制度的改进再‘固化’进系统里,然后再继续征求意见,再改进。这样,内部控制制度能够与企业实际情况不断得以磨合完善,并最终体现在信息系统中。”
-
关注公众号
快扫码关注
公众号吧
- 赞1
-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高顿教育”或“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合法拥有版权的作品,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2、经本网站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并不得对作品中出现的“高顿”字样进行删减、替换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本网站的部分资料转载自互联网,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本网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您认为本网站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邮箱fawu@gaodun.com,电话:021-31587497),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