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据转换牵出“小金库”43万元来源:作者:刘常如日期:2009-05-26字号[ 大 中 小 ]   一本普通收据转换财政性收款收据连续牵出某事业单位长达五年之久的两个“小金库”,涉及金额43万余元。今年三月笔者随审计组对文化系统一个二级单位2006和2007年度财务收支进行审计。之前通过审前调查了解到该单位不仅三年未接受过审计,而且其收入来源涉及各个层面的单位和个人。根据审前调查结果审计组编制了详细的审计工作方案。  刚进点时,因会计有特殊原因不能陪同,于是审计组决定采取报送审计方式,要求会计将与审计相关的会计资料准备好,带回审计局。就在会计整理资料的时候,笔者发现其装有会计资料的柜子里有一本普通收据,于是就顺手拿在手中翻看,并追问是否还有。见此,会计有点慌张地抢回去放回柜子,拍着胸脯说:“我以人格担保,就这一本,这是我们下乡收款使用的普通收据,回单位后再换成财政部门印制的收款收据,且已全部入账核算,这是一本已作废的收据。”会计的一翻话,引起了审计人员的注意,为什么不直接使用财政性收款收据,而不嫌麻烦地先使用普通收据?这里面是否有什么“猫腻”?  审计人员坚持带回了那本“已作废收据”和2006年、2007年所开具的财政性收款收据存根。审计人员将财政性收款收据存根票号、交款单位和收入金额全部输入电脑中的EXCEL,运用EXCEL中的查找、排序、筛选等功能,先与普通收据进行详细核对,后再与财务账中每张财政性收款收据记账联相核对。核对结果是,开具普通收据的收入已全部换成了财政性收款收据,收据是换了,但又发现有部分换了的财政性收款收据在2006和2007年账户中未反映。掌握了未入账财政性收款收据票号后,审计组来到该单位,先对出纳库存现金进行了仔细盘点,出纳现金账实相符,只存在公款私存问题。经再三追问是否还有其他现金,出纳说没有,并很委屈地说:“你们怎么这么认真,我当出纳多年,还从来没有这样盘点过。”在确认了出纳的现金后,我们向该单位领导和财务人员摊出了我们所掌握的情况,并严肃提出未入账的收据到哪里去了?  在事实面前,会计也无法自圆其说,只得拿出保管的一包账。经审计,未入账金额17.58万元,支出金额9.2万元,应有结余8.38万元,但出纳以私人名义开设的另一活期储蓄存折上余额只有2.8万元,还有5.58万元到哪里去了?审计人员认定还有账外收入,必须彻底查清。于是审计人员再次向该单位领导提出要延伸审计以前年度的会计资料,如不配合,我们将移送纪检监察部门。看到审计人员这种不查清不罢休的架式,会计只好又拿出另外的一包账。经审计人员不懈的努力,终于查清该单位自2003年开始将开具的财政性收款收据采取部分收入不入单位财务账反映的手段,另设两套账外账保存,至2007年12月止,账外收入共计43.05万元,支出40.25万元,尚有余额2.8万元,其支出主要用于发放补助和处理关系等。于是,由一本普通收据转换牵出的“小金库”就此告捷。事后在与被审单位交谈情况时,审计人员对该单位领导和财务人员给予了严肃批评,他们衷心接受,并异口同声地说:“这么多票据,这么长时间,也只有你们能查清,真服了你们审计。”  高安市审计局已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对该单位作出了相应的处理和处罚。